去年冬天,刚刚失业不久。按理说不是什么人生大事,但我只觉得自己的信念崩塌了。
脑海中满是乱七八糟的思考和疑问,根本没有空间正常思考。失落、愤怒、伤心、焦虑充斥在胸口,一口气怎么理不顺。
终于在一次不怎么顺利的面试后,朋友责怪我没有充分准备,几句争吵让我情绪彻底溃不成军。
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没有力气,总是想哭。
这样过了两天。凌晨我瞪着干涩的眼睛虚无地看着天花板,突然想:不能再一直这样下去了。然后挂了最近一家医院的心理科室。
第二天下了大雪,以此为借口在屋里墨迹半天,并且险些放弃行动。
终于出门,只觉得外界恍如隔世。我迎着风雪走了近半个小时才医院。
心理科室的走廊坐满了人,从6、7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原来,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心里的包袱突然就没那么重了。
流程大致是:先和医生沟通,诉说病情。然后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一些测试项目,缴费后去各个科室做对应的项目(包括生理测试和心理测试)。最后再拿着测试结果去医生那里。这一套流程大概要走1个小时。其实挺累的。然后你才发现这只是帮助医生得到一个你心理健康情况的结论。随后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式才是重头戏。药物(自主治疗),心理课堂(一对多团课互助),心理诊疗师(一对一vip)三选一或多选,价格由低到高。
我最后选择自己回家吃药。不过医生一次只给开一个疗程的药,吃完了还要拿着测试单来复诊,重新开药,整个周期比较漫长。
一个疗程后,我没有再去医院。
医院很专业,大夫也很好,药也管用。但我想,最终心病和心魔还是要自己对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