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女钢铁侠
如果说2017是奋斗的一年,那么,2018对于我来说就是收获的一年。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一个写作小白变成了故事优秀作者,名字旁边多了一颗绿色的小星星。
都说那只是一个标签而已,并无实际意义,况且优秀作者并无特权,但我觉得,那是故事里发出来的光,就像一坛老酒,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发酵,香味终于从一个个文字的缝隙中飘了出来。
-1-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在简书建立的第一个专题是《故事讲堂》,初心就是来这里讲故事的。
记得我发布的第一篇文章是《一条狗的宿命》,讲的是我小时候,家里养了一条土狗,短短的一生中,发生在它身上的一些难忘的事情,那是一个伤心的故事,是流着泪写完的。
可是,就是这样一篇把自己感动得涕泪横流的故事,却没能感动专题的编辑们,频频退稿,没有一个专题肯收留它,无疑,那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还有一篇《病床上的感悟》,已经被我私密了,其实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简书处女作,讲述了我去年腿伤入院,躺在病床上胡思乱想,当时内心的变化和对人生的感悟。
自以为,如此深刻、发人深省的题材,不是每个人都能亲身经历,一定会像韩剧般赚足读者的眼泪。
同样没想到,编辑和读者均不买账。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一篇自己每读一次都会流泪的故事,却感动不了编辑、感动不了读者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恍然大悟,不由自主地拍起了大腿。不是编辑无情,也不是读者铁石心肠,是我自己的问题。
-2-
那是我在参加了几期征文以后明白的。
初来简书那段时间,我热衷于写征文,主要是苦于没有题材可写,还是命题作文好写些。当然,如果说完全不在乎奖金,似乎有些骗人,但是我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证明一下自己,称称自己的文字几斤几两,处在什么水平。
很幸运,在进入简书第21天的时候,我参加的一篇辩论咖征文获了奖,看到自己的名字列在获奖名单之列,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可是获奖之后,我却这山望着那山高,一时找不到写作的方向了。我什么都想尝试,什么体裁都想写,我的个人主页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就像首页一样,散文,小说、议论文、故事、游记、时事热点,甚至鸡汤都想熬上几碗。
那时的我,就像走进了复杂的迷宫,看到哪里都有路,可是走一走,却显示此路不通。其实,很多体裁的文章并不适合我。
无意间,从大神那里听说,要给自己定位,就是说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沿着一条路走下去,那样才能走得更远。
我的闪光点在哪里?我要怎么定位自己呢?我还是找不到答案,我更加迷茫了。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故事烩,终于找到了路标,我还是继续写我的故事吧。走了那么多弯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
我的第一篇故事烩征文是《他的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我写的是自己上高中时,遇到了美术班的王老师,虽然只有一面之交,但他的一句话,激起了我报考美术学院的信心,最后终于实现梦想的故事。
那天是周五,原故事专题主编洛子帅为大家进行了点评。由于有了之前获奖的经历,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自信。原以为会听到满屏的喝彩与夸赞,但是没想到,主编竟然提出了很多文中的不足,并且给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是主编的点评很专业,见解独到,我不得不心服口服。
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故事发展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读起来有点乏味。经过主编的点醒,我重新进行了修改,适当增加了环境描写,内容更加贴近主题,为梦想的实现做了更多的铺垫。总之,让我故事中的王老师更加鲜活了,故事也有节奏了。改完之后,主编说修改得非常好,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那篇征文没有获奖,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成为我写作路上的分水岭。
在写征文这段时间,点评嘉宾小婷半清、语玲珑交替为参赛者点评,她们都是我写作路上的指明灯,受益匪浅。我也从其他获奖的简友身上学到了很多,我开始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我的故事也变得越来越成熟。
话又说回来,我终于找到了文章的问题所在。
在写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时,令作者感动的不是这一篇文字,而是曾经发生的故事本身。读者没有亲身经历,他们要跟随你的文字,进入陌生的故事里面去,能否把自己的所观所想,精准地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感同身受,这就要求作者的写作功底了。
也就是说,我那些感人的故事,被我这个没有什么写作功底的人写糟蹋了。写故事不同于写日记,要有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原来,写故事并不容易。
-3-
在简书写作时间长了,慢慢地,我发现和我几乎同时起步的简友, 有好多成为了优秀作者,个个绿标加身,文章的阅读量和粉丝成倍增长。相反,我的粉丝依旧三位数、阅读量没有显著提高,点赞数也寥寥无几。看到这些强烈的反差,我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仿佛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眼睁睁看着别人登上了领奖台。
我开始仰望他们,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成为优秀作者很难,我也试着申请过,但是表格发送出去之后,却石沉大海,没了音信。
在这期间,我参加了职场小说的征文,短篇小说《夫妻无间道》获得了一等奖。据说获奖者有机会成为故事优秀作者,可是,职场小说专题主编智慧猫为我申请后,仍然没有通过审核,告诉我继续努力。
接连的申请失败,我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水平确实很低,我是不是在写作方面缺少天赋,我是不是应该换一条路试试。
那段时间,我的更文密度变小了,写作的热情也减退了,我有点想放弃了。
人在失意的时候,总想喝点鸡汤补补,就在那时,我听到了一句话: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这应该是简书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了,既然急也没有用,那么我只有继续努力。
我们有一个七零后文艺青年社群,都是同龄的简友,经常进行写作方面的交流。他们也开导我、鼓励我、支持我,我的心情渐渐地平复下来。
消极的想法一闪而过,我又重新鼓起勇气,不成为优秀作者又如何,写好自己的故事就好了。
我释怀了。
-4-
接下来,我开始继续写故事,把精力放在了创作上。
我把一系列乡土题材的故事,建了连载文集《村里那点事儿》,其中一篇《被掉包的新娘》,还被茶点微小说主编文字怪人发现,并做了推荐,他应该算是我的伯乐吧。后来,这篇文章还有幸登上了茶点故事会,那是我的作品首次在其他渠道曝光。
除了乡土系列,我又开始尝试新的题材,都市情感、小人物、世情、科幻等等,突破了之前只会写亲身经历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创作瓶颈渐渐打开。从读者的关注度和反馈中,我发现了自己新的闪光点。
我又重拾了自信,看到小绿星,我又开始跃跃欲试。
故事烩曾经在年初的时候进行了一次改革,累计获奖五次的参赛者,可以获得故事优秀作者徽章。我准备做最后一搏,因为简书征文活动进行了整顿,改为了七大主题征文,也就是说故事烩即将结束了。
那时,我已经四次榜上有名了,再有一次,就可以收获那颗星星了,我必须赢。如果输了,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之前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追星星的路,会变得更加漫长。
参加故事烩的人并不多,但是水平都很高,像竹露滴清响、月舞倾城、清晨起都是故事高手,经常位居第一名,我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赢不是那么容易。
最后一期的故事烩主题是“高考”,在这之前,我曾经写过自己的高考,如果旧事重提,感觉像是炒冷饭。再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虽然我如愿考上了大学,但那一年吃的苦,真的不想再提起。
那么写写别人的故事吧。我比较喜欢父辈们的故事,总觉得那代人的生活比较曲折,故事大多很沉重,很有厚度,比起我的高考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我选择了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故事题材,在那一年,一部分幸运儿凭借高考,如愿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拥有了另一种人生;而更多的人却与梦想失之交臂,那是个充满故事的年代。
如果单纯地写一篇落榜的故事,总觉得没有太多的份量,这样的人物太平常,没有太多的看点。
经过几天苦思冥想之后,一个特殊的人物形象终于浮出水面。主人公考上了大学,但是自己并不知晓,录取通知书被妻子锁在一个盒子里,一藏就是几十年,当他第一次看到这张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已经是一位白发老人了,那是一个爱恨交加、令人叹息的故事。
我为这篇文章起名为《一张过期的录取通知书》,内容反复修改了好多次,生怕不完美,打动不了评委。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篇文章胜出了,获得了一等奖,也为我的故事烩征文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五次上榜故事烩,故事专题主编似舞为我申请了绿标。等待的那几天感觉度日如年,内心无比煎熬,因为经过前两次的申请失败,我已经信心全无,不寄太大希望了。
当收到二野童发来的简信通知:“hi,感谢您在简书创作!恭喜您成为简书优秀故事作者!”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感慨万千。虽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轰轰烈烈,但也在征文长跑中心力憔悴,还好,付出终有回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现在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绿标得到了,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要继续努力,好好写故事。
追到星星后,我又要去追月亮了,听说简书上有一个标签像个“红月亮”。翻过了一座山,还有另一座山在等着我。人生总要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目标,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