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庭教育”工作几年时间里,我看过了太多太多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有父母的溺爱而啃老的孩子;有父母的纵容而违法犯罪的孩子;有父母打骂而性格懦弱的孩子;有父母作恶而被带坏的孩子……但现在我很少看到“留守儿童”这一曾经被热议过很久的家庭教育类型,是因为这一类家庭已经不存在了吗?还是这一类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太小?我看都未必。
有太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仍然因为父母要养活一家而被交给爷爷奶奶抚养,也有很多父母工作太忙,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回家抱抱孩子的。而从小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并不会因为爸妈给了富足的钱而快乐一辈子。
作者的老家在农村,在那里没有工厂,没有公司。各家各户都是自给自足。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条件,仅仅种地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年轻的父母在孩子懂事之后,甚至是刚断奶就出去打工了,一年才能回来一次。于是孩子的世界只有爷爷奶奶,而“爸妈”只是一个名词。
那时候临近过年,爸妈在外地的孩子会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写上当天一直到腊月的某一天的日期,那是爸妈回来的日子。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起床偷偷掏出本子划掉一天。每一天都无比漫长却又很有盼头。爸妈回来的那一天,哪怕等到半夜都不会困。
爸妈走的那天,孩子也假装坚强,坚定地挥动小手,甜甜地说着拜拜。或者仍然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听着爸妈悄悄收拾行李的声音。从此以后又是一年的等待。
那个时代的爷爷奶奶心里只想着一日三餐的喂养,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去研究怎么跟孩子相处的意识。于是,孩子作业自己做,在学校有不开心了也要自己消化,生理期害怕地自己偷偷洗脏污的内裤。没有鼓励,没有夸赞。邻居碰到了总会问:“想你爸妈吗?”“不想”,然后假装潇洒地走开,听着背后夸赞“长大了,懂事了,不给他爸妈添麻烦”。可是这个孩子才上小学的年龄,这样的夸赞也丝毫不会让孩子开心。
有人说,让孩子一个人承担事情,孩子能学会独立。可小时候承担事情也得父母在身边陪伴啊;有人说,父母在外那么辛苦,小孩子懂事点好。可父母都不懂孩子,凭什么要求孩子懂事?
而事实是,留守儿童那些缺爱的孩子,确实更独立些,也更懂事。但更多的,是一种磨掉个性的独立,和失去自我的懂事。
我想各位家长应该知道自己与孩子最大的羁绊是什么。
缺爱的结果很明显,你让孩子过早的从石壳里破壳。你以为他还是小孩,但他饱受摧残的心智说不定比你,比你的父母还要成熟。他们事事都习惯了自己做,哪怕到了工作岗位,也不习惯合作。不会拒绝,不懂取舍。累死了骆驼,还运不到货。
而在生活中,他们也习惯了难过的时候自己坚持,怕添麻烦而压抑自己的天性,丢掉自己的欲望。
在小时候,为了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他们只能坚强。到后来哪怕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也难以向父母敞开心扉。心有围墙,自我保护。
所以,这就是后果。
如果可以。
千万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缺爱成为这样的人,拜托了。
世界上留守儿童已经够多了。
让他们多学会什么是爱吧。
最后感谢乔婉茹老师撰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