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
世间万物,皆循环反复。如月盈则亏,花开将谢。周期性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高峰低谷的波段,第二种是基于原点的回归。
为什么西方文明诞生于亚欧大陆?因为这里物资富饶,自然条件优厚。可正因为过于强大,于是英国流放的清教徒到了北美,过去200年,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强的国家。很多人都分析美国发展的历史,从更加简单的角度去看,就是因为亚欧大陆已经很成熟,机会只会出现在荒蛮的土地上。
中国五千年,朝代更迭,大部分过不了300年。又是何道理?自商周开始,到明清为止,一直在探索到底应该如何变更才能保持统治力度。分封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分权制之。纵观历史,每一个朝代都在做基于上一个朝代弊端的优化,可解决的方法与再往前一个朝代又极其相似,五千年我们始终没走出那个圈圈。只是在一种模式走到极致时,进行了朝代更迭,换了汤,没换药。
历任世界霸主都是在本国经济,军事发展到瓶颈后,开始对外扩张,从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到荷兰,英国,美国,无一例外。早期叫海权主义,后来叫军事霸权。美元打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除了没有硝烟,其实与英国的日不落没什么区别。而今天中国的一带一路也好,人民币国家化也罢,最终目的,怎么粉饰,也还是世界第一。只是强国更迭,时间远长于一个人一辈子,因此每一代人都觉得是新的而已。
从30年代大萧条,到2008的次贷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危机爆发。是因为我们没有防范好吗?不是,是整个系统运作到一定程度,一定时候,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漏洞,漏洞足够大时,就被所有人看见了。
任正非把这称为殇增,解决的办法就是如何做殇减。放到整个世界,诺大个国家,殇减的办法似乎就两种,第一是经济危机,第二是战争。每次推倒重来,又是上百年。这一代人遇到的机会,其实是上一代人遭遇危机所致。
李嘉诚说:永远不要去挣最后一个铜板。每件事都会盛极必衰,有多少人高位接盘,有多少人抄底抄了个底朝天?大家推崇备至的巴菲特,无非就是在一个相对低的位置买进了心仪的股票,然后让它经历了好几轮的高低起伏,他啥事没干,仅仅是拿着没动,就成为了股神。
中国的房地产商再牛X,也逃不过周期的命运,政策来了,鸡犬升天,风一停,摔得死无葬生之地,还是没有穿越周期。真正的老钱,还是要看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穿越了多少个周期?这不是幸运,而是克制。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大部分人穿越不了周期是因为周期太长了,人生太短了。风来了,我不起舞,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既然随风而去,那就见风使尽力,无悔此生。于是有了一代一代人脉冲式的波形。第一代冲上去,辉煌了,下一代平平无奇。被第二代里有冲劲的再冲击一波,然后在第三代里重复一次剧情。前赴后继,周而复始。
小的周期就像猪肉,养的人多了,价格就跌。价格低了就没人养,供给少了,价格有升起来,以此循环。大的周期如国运,第一代打江山,成了英雄的一代,新中国建立靠他们。后面那一代经历了种种运动,青春都耗撒在了找方向上,迎来的是改开一代的起飞,然后是这个周期内的调整。
你看看,从古自今,从国家到行业,从自然生态到产业发展,都在循环。这才有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它虽然不同,但总是押韵。一个人短短几十年,在大周期里是无力的,但是在小周期里是可以借力的。唯一要记住的还是李嘉诚那句话-不要去挣最后一块铜板。所有人都上的时候,你要撤离,所有人撤离的时候,你要潜伏。巴菲特关这叫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老祖宗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把这个问题看清楚了,很多事情都会是人间清醒。人在最低谷时看到的就不是绝望而是希望,人在最得意时看到的就不是顶峰而是悬崖。
我自地狱来,正要去天堂,恰逢过人间,拿走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