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人谈话,读《围城》就像和钱老先生聊天一样,每每读到有相似体会之处都会在内心频频点头,感叹先生观察之细致,总结之精妙。真正的好书不是拥有引人入胜的剧情或者出人意料的结局,而是让你在读的过程中反复玩味其中字句,然后合上书本,感叹一声“读书真好”,《围城》就是这样一本书。之前,有学生要读,如今看来,这本书不适合初高中学生读,更适合成年人品读。
《围城》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方鸿渐和苏小姐一起回国,苏小姐对鸿渐的感情至深,深到即使在回国的船上鸿渐和鲍小姐出双入对她也能在鲍小姐走之后继续接纳鸿渐,深到青梅竹马追求多年她眼中只有鸿渐,但是她对鸿渐的感情又很浅,浅到被鸿渐拒绝后可以转眼跟其他人结婚。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呢?是这样的吗?是反目成仇,多年后遇见仍然不忘当初被抛弃的耻辱,然后像苏小姐和鸿渐,一定要有一方高高在上,一方备受奚落吗?至少鸿渐对唐小姐的拒绝没有表现的太难堪,逃出了苏小姐设置的围城,也逃出了自己的围城。
第二部分是鸿渐、辛楣和孙小姐、李顾一起去“国立三闾大学”任教。在去的途中,各种人生百态都一一显现,财务紧凑的人斤斤计较,途中遇到事情后每个人的反映和贡献,人性中固有的缺陷,以及互相吹捧和装傻充愣。“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但其实,真正一起旅行的机会并不多,所以生活中人与人大多只是“泛泛之交”;而人生又像一趟旅程,那些虽然没有一起旅行过,但是已经陪你走过人生很长时间的朋友需要倍加珍惜。此外,在“三闾学校”的任职,也是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行各业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更让鸿渐意想不到的是,逃出了苏小姐的围城却又进入了孙小姐的包围圈。
第三部分是鸿渐和孙小姐的婚后生活。这部分真的很不赞同网上一些人说的,最能体现“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相反,婚后的鸿渐越来越感受到孙小姐给自己带来的温暖,也更替孙小姐着想,更宠爱孙小姐;孙小姐也更能在两人吵架时候即使退让,两人的吵架也都是充满情趣。就连文章结尾“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在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与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最后的结尾是开放式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可是我更愿意相信,鸿渐与孙小姐依然和好如初,孙小姐跟着鸿渐逃往另一个工作与人际的“围城”。
《围城》经典语录:
她跟辛楣的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他所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
苏小姐当然以为看中自己的人,哪能轻易赏识旁的女人?她不嫁赵辛楣,可是她潜意识底,也许要赵辛楣从此不娶,耐心等曹元朗死了候补。
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
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
在旅行的时候,人生的地平线移近;坐汽车只几个钟点,而乘客仿佛下半世全在车里消磨的,只要坐定了,身心像得到归宿,一劳永逸地看书、看报、抽烟、吃东西、瞌睡,路程以外的事暂时等于身后身外的事。
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近,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
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一切会议上对于提案的赞成和反对极少是就事论事的。有人反对这提议是跟提议的人闹意见。有人赞成这提议是跟反对这提议的人过不去。有人因为反对或赞成的人和自己有交情,所以随声附和。
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一样的好题目。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少好?
譬如咱们这次同船的许多人,没有一个认识的。不知道他们的来头,为什么不先不后也乘这条船,以为这次和他们聚在一起是出于偶然。假使咱们熟悉了他们的情形和目的,就知道他们乘这只船并非偶然,和咱们一样有非乘不可的理由。这好像开无线电。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半句昆曲啦,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在它本电台广播的节目里,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
2019.5.22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