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诗好官高有几人(代凡例)
按照现在的阅读习惯,本书关于时间、年份的标注,把公元纪年标注在前,帝王年号标住在后,或括注。
但公历、农历的误差还是难免的。
年龄按照传统虚龄算法。
元白,就是元稹、白居易;
按照他们的表字,又称为元微之、白乐天;
按照他们在家族中的排行,又称为元九、白二十二。
元白二人的生卒年是:
元稹,公元779—831年。
即,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唐文宗大和(太和。太者,大也)五年。53岁。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
即,唐代宗大历七年,至唐武宗会昌六年。75岁。
元稹的年龄,比白居易小七岁。
但他取得功名的时间,比白居易早七年。
真正参加实际工作,两人几乎是同时的。
即公元803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元稹25岁,白居易32岁。
一,
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元微之15岁,“明二经”及第。
公元800年,唐德宗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
当时,明经易考,进士难考;
二,
考得科名,只是取得一个资格,不等于马上安排工作。
还要历练,和更多的考察、考试。
三,
公元803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元白二人一起参加吏部的“书判拔萃科”考试,一起考中;
安排一样的工作:秘书省校书郎。
从此二人订交,“诗章赠答”、“爱等兄弟”。
(当年元稹和韦丛结婚。次年写了《莺莺传》)。
四,
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4月,元白二人一起参加尚书省“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千余人参加考试,录取16人。
元微之第一名,白乐天第四名。
元微之28岁,授“左拾遗”
白乐天35岁,授“周至县尉”。(在周至写出了《长恨歌》)。
从公元810年,即唐宪宗元和五年起,元稹开始贬职外放。(当年元稹32岁,白居易39岁)。
主要经历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
810—815年,江陵时期。江陵府士曹参军。
第二阶段
815—819年,通州时期。通州司马。818年底改任虢州长史。819年底回朝。
(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818年改任忠州刺史)。
第三阶段
822—829年,浙东时期。822年,即唐穆宗长庆二年,6月,元稹外放为同州刺史;823年8月,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829年9月,回朝任职。
(822年7月起,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一届三年)。
元白之间的次韵诗,主要集中在以上三个时期内。
前两个时期,哀愁的成分比较多。
第三个时期时,两人已经经历过朝廷高位的洗礼,又是富庶地区的封疆大吏,次韵诗诗风明亮了许多。
元白次韵诗,不是凭空而来的。经过了至少六年的准备期、酝酿期。
公元805年,唐宪宗永贞元年起,两人就已经开始了诗的唱和,只是不是次韵唱和。唱和的数量和质量也颇为可观。
请列举主要如下:
806(元和元年)
白居易有《秋雨中赠元九》,元稹有《酬乐天秋兴见赠,末句云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白居易有《权摄昭应,早秋书事,寄元拾遗,兼呈李司录》,元稹有《酬乐天》(时乐天摄尉,予为拾遗);
808(元和三年)
白居易有《绝句代书赠钱员外》,元稹有《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809(元和四年)
元稹有《使东川(并序)二十二首》,白居易有《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元稹有《赠吕二校书》,白居易有《和元九与吕二同宿话旧感赠》;
元稹有《遣悲怀三首》,白居易有《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810(元和五年)
元稹贬至江陵,寄途中所赋诗十七首给白居易,白居易和答了其中十首;这一年其他的唱和诗(不次韵)也还有很多,等等。
贬官外放的现实,是元白次韵唱和的触发点。
元白之中,元又是主动者。当时已经有人归咎元稹。
公元815年年底,元白二人同为贬官,有过一次著名的书信往来,叙述自己的为人、为学、为官主张。
元稹的是《叙诗寄乐天书》;
白居易的是《与元九书》。
白居易的信,表达得更为彻底、充分。
其中包括“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十年之间,三登科第”、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八九年来,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知吾罪吾,率以诗也”等描写。
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白居易杭州刺史任职期满。元稹还在越州刺史任上,为白居易编辑了《白氏长庆集》,并写了序言。其中也说到了元白唱和诗的情况:
“予始与乐天同校秘书,前后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
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
“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闲厕,无可奈何。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毎以一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
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可惜的是,元稹诗文佚失情况比较严重。
公元907年唐王朝结束,经过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半个多世纪的混乱,公元960年,北宋立国。
到北宋时,100卷的《元氏长庆集》,只剩下了60卷。
本人根据周相录先生《元稹集校注》、卞孝萱先生《元稹年谱》,参考朱金城先生《白居易集笺校》、《白居易年谱》,以及《全唐诗》等,收集整理元白次韵诗70组,自娱自乐。
排版时,左右并行排列,是为了清楚看出用的是同一个韵,即同一个字。
元白同时代,有一个诗人徐凝。
今天的人说起徐凝,首先会想到他的《忆扬州》: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在当时,徐凝是感谢和艳羡元白的:
《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
一生所遇唯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
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
《和夜题玉泉寺》
岁岁云山玉泉寺,年年车马洛阳尘。
风清月冷水边宿,诗好官高能几人。
正是:
一生所遇唯元白,诗好官高能几人。
高 風
2020年7月10日记于麒麟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