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这么一句话:“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一个家庭,贫穷到了极致,就会激发后代儿孙的潜力,从而让他们顺利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反之,家庭贵不可言,就会让子孙逐渐丧失斗志,家道中落。
这穷和富,为什么会时时刻刻改变呢?
用吕蒙正的话来说,便是“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时势和机会,都是会发生变化的。贫穷和富贵,自然也会随之而变。这世间之事儿反反复复,变来变去,本就跟自然发展的定律有关。一切,不过是“循环往复”而已。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想要实现“由穷变富”的目标,很难,但有机会实现。可是,要想克服“富不过三代”的自然定律,那就特别困难了。
因为人性是很难改变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家境富裕的儿孙后代,他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生活当中,那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差了。
家缺四物,富不过三代。一般来说,搞垮家庭的,是这四样东西。
一、太过顺利的环境。
孟子说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对内没有精明能干的人,对外没有一定的竞争对手,相信这个集体就很难发展起来,也会慢慢地走向衰亡。
道理是相似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对内没有毅力坚韧的儿孙,对外也没有一定的压力,他们不就只能在“太过顺利”的环境当中,逐渐落败吗?
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太顺了,其实不是好事,恰恰是遇到大麻烦的开始。
人生之路,有顺有逆,家庭之路,也应该既有挫折,也有成就。家庭太有钱,反而就弄得儿孙毫无压力,活得无忧无虑,注定这个家不会长久。
充满挫折的道路,会让人更为坚强。而过分舒适的温床,会让人失去方向,浑浑噩噩,自招祸患。
二、不够端正的三观。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些人时来运转,一下子就赚了很多钱,财富满满。这些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暴发户”。
暴发户都有这么一个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够让儿孙后代传承下去。再不济,也要让后几代人活得轻松舒服一点。
这种想法,多半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呢?因为第二代的儿女,就会将父母的钱财挥霍一空。如此,富不过二代的悲哀,就产生了。
要知道,暴发户的第二代人,生活多半纸醉金迷,骄奢糜烂到了极致,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那他们无论拥有多少财富,都守不住。
人,说到底还是要看“三观”。你三观端正了,懂得自力更生,并且知道赚钱的不易,那你万贯家财也守得住。反之,只会让前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好比秦二世胡亥,祖宗七代人为他打下了秦国的江山基业,结果几年内就迅速败光了,令后世之人唏嘘感叹。
三、家人喜欢窝里斗。
一谈到富贵之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子孙后代会“争家产”。这一争,直接让家庭分裂,成为了一盘散沙。
说得难听一点,所有“争”家产的行为,都是在败坏先人的福祉,折损自己的福气,于人于己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明知道“争家产”这件事不好,可为什么我们还是热衷去做呢?因为人是贪心的,根本无法抵御物质钱财的诱惑。
民间有一句话:“亲兄弟,明算账。”再怎么亲密的兄弟,都会为了钱财而斗来斗去,连血缘亲情都不认了。这,是世间的常态。
看看历朝历代的皇室争斗,无数皇子为了帝位尔虞我诈,哪怕毁了祖宗的基业也在所不惜。这,与其说是人性的缺点,不如说是人性的贪婪和短视。
窝里斗,不会让家庭长久,也不会让家人得到什么。反而后面的祸患,会层出不穷。
四、子孙越来越平庸。
纵观历史,有一个现象别特有趣,白手起家的第一代人,特别厉害。而后代的子孙,就愈发变得平庸,甚至智商掉线了。
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司马懿老谋深算,特别厉害。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是当世之枭雄,名震天下。哪怕到了司马炎这一代,也有着一定的雄才大略。
当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位。这司马衷,就是后人所称的“低智皇帝”,天生智力就不太行,为人愚笨,昏庸无能。结果,不过是引发了后来的八王之乱。
为什么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白手起家的第一代,那是从血雨腥风当中走过来的。比如一众商业大佬,他们都是人精。只不过,他们的儿子是不是人精,就没有人知道了。因为后代的子孙都活在了第一代人的荫庇当中,毫无经历,自然就平庸了。
所以说,这世间万物,由盛而衰,然后由衰而盛,这是必然的,谁都无法改变。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