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星期五下午在地铁上想到后,和几个朋友分享了一下,觉得有些道理。当然,我不是高手,似乎不应该也不配讲这个话题。后来,我想到,好多著名教练,并不是顶级运动员,好多大赛裁判,也不是,于是我释怀了。
接下来,我试图先立起一个高手的基本素质,由此推导出高手的三个思维改变,以及如何把想法变成能力。
一、提升维度
两口子吵架这件事大家不陌生吧,即使你没结婚大概也见过父母吵架,你想过真正原因吗?本质就是这两口子的信息不对称,即无知,某一个人或两个人无知。比如,关于孩子暑假上奥数还是英语,你们出现了分歧,如果有一个是更适合你孩子的,那坚持另一个的一方,就存在信息盲区,也就是他或她没想到,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危险的;还有可能,最适合孩子的是游泳或钢琴等等,那就是两人都有问题,都不知道,双方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太危险了。
无知,可以说是导致我们过得不好或做出很多错误决策最根本的原因。
我们看很多战争片,打仗第一步是干嘛?搜集情报,这就是解决无知的问题。同时,还要使用各种手段让对手知道得更少。把一个人变蠢,就是让他思考维度单一。
中文里有个词专门形容一类女人——泼妇,这当然是个贬义词。泼妇是无知的典型,她一根筋,她的思维很单一,你讲什么东西她总会用非常浅显的固有的陈旧的知识进行解释,所以无法交流。
当然,泼妇除了思维单一,还有性格暴躁,我们很多人性格不像泼妇,但思维层面却差不多。
那么,成为一个高手,其实就是要让自己从无知到有知,从单维向多维跃升。我们常讲要有格局,有大局观,什么是格局?格局是一个名词,但它是一个动宾结构,要去格这个局,格成大局,这个格就是格物致知的格。
只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维度,就会拥有更丰富的、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跨界、多元思维能力,这既是创新必备的思维素质,也是你解决任何问题的思维素质。
当你站在很高的维度去看待某个具体问题,用《三体》的话,就叫降维打击。如果你只有一种维度,哪怕是两维度、三维度,是不能胜任当下这个复杂世界的。
我们看熊这样一种动物,它为什么过得很好,第一你看他要吃肉对不对,然后他还可以吃草,吃不了肉它就吃植物,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呢,他去冬眠去了。熊就是具备多维能力,再看它的近亲大熊猫为什么活得那么艰难?因为他只吃植物,还只吃仅有的几种植物,食物来源单一,这样生存能力必然很弱。
当下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做斜杠青年,就是说一个人,本职干得好,还具备多种能力。实际上,每一种能力的后面都有一种思维方式作为支撑。大热的《巨人的工具》这本书,介绍了非常非常多的名人工作方法,其中有个牛人就讲,你在某个领域尽量干到前20%,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追求进一步,那个代价太大。然后,你必须在另外一个领域也能进入到前20%,如此你就能成一个非常牛的人。
我们在某个企业过得好不好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战略管理排前20%,同时写作功夫也能进20%,如果说再加一项,比如执行力、甚至才艺之类,这样还过不好才怪。
那怎样提升自己的维度呢?并不难。最基础的就是掌握那些人类文明里最硬、最底层的知识,比如,演化论、看不见的手、批判性思维、帕累托最优、复利效应、叙事自我、熵增定律、概率论、系统论,等等(推荐阅读《穷查理宝典》)。
所谓高手,就是具备多维能力的人,他看新手,如同高等动物看低等动物,老鸟对菜鸟,就是一种降维打击,就是一种碾压。
二、灰度观察黑白决策
维度提升之后,第一个好处,看问题的眼光变了,你会发现问题总是复杂的、充满灰度的,但决策却变简单了。
我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为什么过得不好?有没有可能,因为我们常干本末倒置的事情。
现在有个常见事,一些人家庭关系不太好,就想离婚,但离不离,很纠结,就是他的决策很难,但是他把为什么家庭关系不好这个问题看得很简单。
你看我们大多人其实都这样,就是他看问题,是一种黑白分明的,二元论的。很多成年人,包括我的几个朋友,看到我在看一部美剧,就首先问我某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觉得很诧异,一个成年人,他根本就不应该去问这种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这个不是较真,因为人是一种很复杂的动物,即使这个十恶不赦的人他也有一些好的一些天性吧,也有善良的一面,同时这个穷凶极恶的人,他在某种场景当中,它也可能变的不那么坏,如果不是带着成见或者不是先入为主地看他,你可能还会觉得这个人散发着圣人的光辉,是不是?怎么看一个人,从达尔文的观点看,生物进化对他影响很大;弗洛伊德观点看,婴儿和幼年经历影响很大;马克思观点看,社会关系对他影响很大;用现在最新的积极心理学观点看,他受自己对未来的预期影响很大……
有的人还说黑白分明那是辩证法,荒唐。辩证法恰恰讲灰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相依这些不就是灰度吗?
我想说的就是,当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维度后,看问题就不会是黑白分明的,而是有灰度的,你知道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需要用很多学科的思维方式去破解,当你从更高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事情,你才会更精准地抓住本质,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如此,你的决策就很简单了。
说回离婚,当事人纠结在哪,正因为没有意识到两性关系的这种灰度,没有充分认清为什么不好的特殊性与复杂度,就跨过彻底搞清问题这一步,直接问自己要么过要么不过,这就是不讲灰度,怎么可能不纠结。用进化论看这段两性关系,家庭就是一个有机体,也在进化,其中的物种,也在进化,以及相互驯化;用经济学看,双方都在计算成本和收益,除了经济上的,还有道德、社会评价、孩子成长等方面的;用叙事自我看,就是彼此对接下来的故事信不信的问题……
当你时刻能够意识到灰度,增加灰度,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去看一个问题,就超过了很多人,这是一个高手应具备的思维模式。
三、全或无
维度提升之后,第二个好处,变得恢宏大度了,你会发现你不再抱怨,就凭这一点就秒杀好多人。而最新的生物学研究表明,抱怨不只是让你心情不好,还让人短命,这不是危言耸听,具体可见《端粒效应》。
我们是不是常常听到人们抱怨自己付出那么多,得到那么少?
下步,你在单位过得不好的时候,只要想到我跟你今天说的这个东西,你的怨气应该会消除很多。
我们还是先看几个例子,学游泳,不会就是不会,一学会就再也不会失去这种能力;喝酒,对一个喝一斤才醉的人来说,喝半斤还是八两效果一样,喝一斤和一斤二两也差不多;吃药,医生让你吃一片,你吃半片什么好转都不会有,吃五片也不会让你立即好转;泡妞,在她没有真心接纳你之前都是然并卵,接纳后你的成就感也不会不断攀升。类似的事还有很多,说明很多事情遵循的是一个道理,全或无,要么拥有全部,要么一无所有。
这是一个世界普遍存在,但很多人没有参透的一条道理,要么全有,要么没有。有句话叫“行百里半九十”,其实“九十”根本不是一半,“九十”等于没有。当你降低预期,你的收获就会满满;当你以多维的态度、以灰度去看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它是环环相扣、步步惊心的,你哪一步走错了,就功亏一篑、满盘皆输,倒在终点线前和起点线上没啥区别。
当你不再抱怨,就是在挥别“泼妇思维”,泼妇只关注我付出了什么。高手从不抱怨,高手一直在想我还有什么没干好。
四、找准生态位
维度提升之后,第三个好处,识别场景的能力强了,你会迅速弄清当下的情况,并迅速抓住本质,让自己适得其所。
每个人到一个企业会被安排一个岗位,但这个岗位并非你的生态位。生态位是什么?
一个小单位也好,整个世界也好,都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每一个生物都在一个特定的生态位,有的动物为什么过得好啊?就是因为它的生态位卡得好,而这种好的生态位实际上就是一种多维能力的体现。
如果你下步在单位过得不好,我建议你就想一下“狗”。狗这种动物,大家发现没有,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动物。原来说人口爆炸,但现在人口老龄化了,人不生了,但是狗口爆炸了。那我们来看狗,它的生态位。狗最初是非常弱的狼,也就是那些老弱病残的狼,跟正常的狼群混不动了,活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它干什么,它就去跟人混。最初他发现人类的不吃骨头,那好,你不吃我吃;然后他又发现人类的这个粪便,也可以吃。人类一看,你不跟我竞争嘛,骨头,你拿去,还发现狗还吃屎,好,你吃屎吧,为我们搞清洁,好啊,有价值。接着,狗还可以看家护院,给我当警卫;再看,我去打猎的时候他也可以帮我发现猎物……再看现在的狗,还可以当宠物,除了以往那些苦差事,现在还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抚慰,还可以和人做朋友,对不对?
这就是狗,我不和你竞争,我为你谋利。
我们在一个单位,你也要想一想你的生态位,你在这个组织里面,在一个团队里面,你就是要找到你的生态位。这个生态位的意思就是你要和大家去协作,要看你能给对方什么,不要总是去要求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得到的这么少。你不应该这样想,你知道人类社会是怎么发展而来的,人类是怎么战胜其他种族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与人大量的协作,思想的协作,行动的协作。
高手每去一个新单位,他知道在陌生环境里起初大概率会过得不太好,但他不会抱怨,他天生有种伞兵思维——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高手会去突围、去破局,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这不是悲观,而是积极的悲观主义。同时,他还有工兵行为,为友军去扫清障碍,并为敌军设置障碍。
五、刻意练习
前面好像都在讲道理。不是有人经常问,为什么懂那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有的人会说这个问题简单,没有去用去实践啊,不对,为什么?这个道理只能解释看50天游泳视频,读50本游泳教科书,你不下水也学不会游泳,但无法解释为什么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再看,出租车司机,开了几十年,也没听说中国哪个能到F1去参加比赛吧。
水里为什么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我们知道会游泳的人只要掌握了游泳技能,就像会骑自行车一样,再也不会忘了。但是我们很多人会游泳之后,就只是作为一种健身或者一种休闲活动。比如说我要去游泳,有专门的泳池、泳衣、泳裤、眼镜、泳帽,甚至还有更专业的装逼装备,这叫什么,这叫娱乐。我们看那些被淹死的人,谁是穿着专业装备的?我们是经常游泳,但我们从来没有练习过遭遇突发情况后,全身穿着衣服怎么游、有人抱着我怎么游、漩涡里怎么游、水温太低怎么游……现在你再看偶尔新闻里的“某某烈士为救落水少女不幸牺牲”这种事你就明白了,救人当然是一件壮举,但怎么救是门学问,需要专门练习。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学习的本质,或成长的本质。这几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刻意练习,算是认知科学领域非常重大的一个突破性研究,简单说就是进入学习区,找到假想敌,拆解分块练,寻求正反馈,加快迭代率。再简单一点就是练习一定要让自己难受。
当然,水淹死人的几率太低,在个人的成长当中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尤其是提升维度这件事,需要不断的反复的去运用,去调适,去迭代,唯如此,方能不枉懂那些道理,成为一个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