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霸,就让人心生羡慕吧!
我们看到的“学霸”是偶尔来听听课,好不容易来听课了还顺带在课堂上玩玩手机,期末却能轻轻松松拿高分,每年拿着一等一的奖学金的人。这种人不是拉仇恨吗?看看那些每天踏踏实实来上课,一节课没听就担心自己错过重要知识点,课后找了同学笔记记了又记,把书本上仅有的空位写的密密麻麻的字,书页上还用便签记了众多课堂笔记,期末前把知识点背了一遍又一遍,拼了老命才考了个班级第二,再看看班级第一的“学霸”,心生复杂心情。产生对学霸的羡慕之情,顺带产生对自我的怀疑:我那么努力了,还只考这个分数,我是不是很笨。开始慢慢失去原有的自信,到最后也不再努力了。
那种在我们看来不需要太努力,轻轻松松就考高分的人真的存在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没有收获。不用学习的“学霸”在现实社会是不存在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学霸”背后的悲观罢了。让我来看看他们背后的悲观吧!
“学霸”行列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学霸,他们一到考试的时候就表现出极度焦虑的感觉,常常会不经意地和身边的人说“最近一想到要考试就有点焦虑,好怕考不好哟!”可怕的是出现这种焦虑的“学霸”最后却还是会考的很好。通常这时候他身边的人听到他这样说就抱着鄙视的眼光看他,心想:明明每年都考班级第一第二,还会担心自己考不好吗?焦虑的话也没看你比别人用功复习呀!这不是故意在炫耀嘛!故意让别人膜拜他。
其实呢!我们真的错怪这类型的“学霸”了,他们是真的很焦虑,而且他们的焦虑在考试结束之前都很难消除,不管自我怎么调整心态,这焦虑还是会存在,除非考试结束,不然焦虑就一直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防御性悲观”。
防御性悲观是一种预测消极后果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心理策略,也是一种成功的应对策略。这些“学霸”看起来往往光鲜亮丽,让人心生羡慕,可在我们看不到的另一面,他们往往承受着比别人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焦虑程度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深。其实这类型“学霸”更辛苦,他们付出的更多,只是这些付出是别人所看不到的一面。
这世界上没有可以不努力就可以成功的人,只有真的付出了才会有收获,这付出不单单只是表面上所能看到的付出,所花的时间,还要看精神上的付出,这里所说的精神上的付出不单单指为完成某件事所花的精力,更强调精神上的“压力”付出,这压力是对自我的要求,有了这样的要求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没有对自我要求的“压力”,是很难有进步的。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
产生焦虑的“学霸”就是因为有了对自我要求高的“大压力”,而产生大的动力,相比那些对于自我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人的“小压力”,为此取得不同成绩也是正常的了。
没有哪个成功的人背后也是光鲜亮丽的,在我们看不到的背后他们也在连滚带爬地缓慢前进。正确看待每一个成功的人,也正确看待自我,不要失了自己的自信。
无戒365无限挑战营第4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