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如果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虽然看着我们是做到了50%,那我们要实现梦想开门,就只能在梦中了,因为弗洛伊德说过现实中做不到的事情就交给梦吧!
最近看了《新喜剧之王》,电影以人生如梦结尾,不禁让人想起,一尊还酹江月。给人一种及时行乐,活在当下,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感觉。梦想是什么?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梦想和婚姻很像,一开始很迷茫,她要陪伴我走过这后半生,我该找什么样的?然后历经千辛万苦,大浪淘沙,终于我把她给找到了,然后就开始交往,开始和她看电影,吃饭,逛街什么的感觉我找对人了,就和她结婚了,结婚后才发现原来她也有一些我不知道方面,然后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俩合拍了,我离不开她,她也离开我了,然后我就算是走上人生巅峰,开启了回收快乐的模式。电影里也是类似,女主人公演跑龙套,而且坚持不停跑龙套,但是她认定自己是个演员,虽然演的是龙套,但是她也在思考其中的情感起伏与表情拿捏,她在一直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演技。她在龙套里属于有梦想的龙套。虽然大家都是龙套,都有所谓的梦想,但是只有退潮了,我们才能知道是谁喜欢裸泳,并且实践了。想起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比尔盖茨有两只眼睛,我也有两只眼睛。”是啊我们都是人,他一天24小时,我也是。我想我们的不同或许就在他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我在想我想做的事情吧!
追逐梦想的路总是孤单,很多时候我们把想法说出来的时候,会被父母否定,其实也不是父母看不起我们,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有叛逆时期的孩子。电影中有个片段,一开始父母觉得如梦是在浪费时间,是对自己不负责,为了如梦的未来,父母反对如梦追梦,但是去过片场,看到如梦笑对嘲笑,才知道如梦是真的喜欢而且愿意为梦想付出。然后才有了后面,如梦有了一个演电影的机会,父亲拿钱,还让母亲订头等舱送如梦的场景。现在想想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梦想时,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帮到他时,他们更愿意让孩子放弃自己梦想,因为父母此刻也很无助和孩子一样,他们想给孩子一个他们可控的未来。所以此刻争吵解决不了问题,让父母看到我们的努力,让父母看到我们的行动,让父母知道虽然他们不能帮到我们,但是我们自己有能力克服。这样父母才会安心。
梦想真的很重要,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工作到60岁退休,而是我们可以终生要做的事情,之前看百年孤独,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我们老了,我们只剩孤独做伴那也太残忍了。一想到这里,感到如果不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60岁退休,剩余的时间我还能做什么?无所事事的日子我早都过的够够的了。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追梦少年什么时候启程就看你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要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有了梦想还是要行动的,不然梦想真的是要交给梦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