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纪越大,很多都有社交恐惧症。
不仅有社交恐惧症,还有聚会后遗症。
像那种同学聚会,十周年的、二十周年的、三十周年的……
很多悲观一点的,好像都觉得不去会后悔,去了更加后悔。
于是索性不去。
或者临到最后一个礼拜、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晚上,都还在为去与不去徘徊,还在为去与不去纠结。
.
(2)
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讲,不论是那种已经索性拒绝的,还是还在徘徊的,或者还尚在纠结的:
去或者不去、参加或者不参加那种隆重的纪念活动,需要的其实并不是一份邀请,而是一个去的理由、一个参加的理由。
其实,一个学习过的地方可能有罪。
一个学习过的专业可能有罪。
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可能有罪。
包括那个连自己都厌恶的自己、连自己都嫌弃的自己也可能有罪。
但是那种可能要修了几辈子的福德,才可以走到一起的缘分却大概是无罪的。
.
(3)
所以,十年难得聚一次,或者二十年难得聚一次、三十年难得聚一次,如果要给这样的聚首一个去吧的理由,大概就是:
一个人可以拒绝一个学校。
可以拒绝一个专业。
可以拒绝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甚至可以拒绝自己。
但也许还是不应轻易拒绝,那样一份可能是几辈子才修来的缘分。
.
(4)
其实,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你把它看得简单,它就简单,你把它看得复杂,它就复杂。
从前,大家走到一起,是兄弟姐妹。
一个十年、两个十年、三个十年之后,再走到一起,也应该还是那样一群兄弟姐妹。
就像你应该还是原来的那个你,我也应该还是原来的那个我,大家应该还是原来的那个大家。
也许很多朋友、很多同学,走上不同岗位、干了不同事业,多年未见,都已经套上不同马甲。
有的变成教授、有的成为主任、有的还在演小强、而有的名字现在在那些小的们面前,被叫起来都已经要避尊者讳。
但是,不管怎样,朋友跟朋友的聚会,同学跟同学的聚会,毕竟不是马甲跟马甲的聚会,而是心跟心的聚会。
而且在这样的聚会,每一个人唯一可以引以为豪的,应该不是比捧过来的那颗心的大小、贵贱、高低,而是比是否够火热、够鲜红、够澎湃。
比能不能像那些水浒里的英雄,喊一声走,大家就都说走就走,叫一声喝,大家就都说喝就喝!
否则,就算群里再出现一个马云,却没有一颗能为友情澎湃之心,相信即便套上再成功的马甲载誉归来,也会被很多人从心里打回不及格的原形的。
.
(5)
很多那种十年才搞一次的同学聚会、朋友聚会,其实即便第一次搞,第一个十年过去,大家平均也都已经30岁+了。
如果真的以后也都是十年才搞一次、十年才聚一次,那即便都可以活到80岁+,也只剩下只能再搞、再聚五次。
可以说,都是聚一次,少一次,而且已经剩下没几次。
30+聚一次,下次就都40 +,再下次就都50+,再再下次就都60+、70+、80+……
聚着聚着,很多都要慢慢从这个世界消失,不知道跑到那个浩瀚寰宇的什么鬼地方。
是仍然犹在身旁的,还是已经远在四十六亿光年之遥,真的只有天知道。
仔细想想,小脊背都会凉飕飕的。
.
(6)
现在虽然很多人都有朋友圈。
虽然隔着屏幕,每天也都可以看到那些十年未见、二十年未见、三十年未见的各路大神。
但是就像明星们在电视或者电影院也天天可以看到,可要是有机会能够见到那种真人版的,很多人也还是都会非常激动一样。
要是有一天,那些十年未见、二十年未见、三十年未见的各路大咖,真的忽然纷纷从那些朋友圈里走出来,相信如果可以置身那种真人版的,再铁石心肠的,也一定还是难免都会有点小激动吧。
而跟只是躺在被窝里,一页页拉那个小屏幕不同。
.
(7)
哦,那些十年一聚的朋友、那些二十年一聚的朋友、那些三十年一聚的朋友:
愿每次归来,诸君都能像个战士!
愿无论何时再度相遇,大家都能像当年那个少年!
去吧,为初心干杯,为友谊干杯!
如果找不到任何理由,请只要带上这个理由!
就像你终身要学的都是,
那种只要捧着一颗心来!!
就像你终身要练的都是,
那种已经不带半点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