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阿兰·德波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因为它决定了人情冷暖。”
人生嘈杂,职业贵贱、收入高低、婚姻悲喜、儿女优劣,无一不在撩拨我们的神经。
为了逢迎这个社会的标准,我们总是在玩一个力争比邻居过得好,比同行更出名,比亲戚更有钱的游戏。
其实,境遇好坏,全看你如何面对。
心若天高云淡,人生自然晴空万里。
就像那句广为流转的话: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做人,见过天地众生,更要见自我。
在命运里坦然兜转,放下生活中“伪”的部分,把心安顿好,方能万般自在,自得圆满。
活得自在的人,最是幸福安详。
曾国藩有句名言:“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去的,别再遗憾;未来的,无须忧虑;现在的,加倍珍惜。
人生的修炼,需要的不是沉默或者强悍,也不是卑微或者征服,而是做一个有趣的、快乐的人,如水如玉,包容通透。懂得慈悲,懂得怜悯,懂得在岁月深处把人生,活的清醒。不用去攀比,也不用去仰望。
最后,也会渐渐地明白,所谓生命的归宿,只不过是最终回归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