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话不多,尤其是和我这个儿子相处的时候,我估计全天下的父亲和儿子差不多都那样吧,做儿子的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父亲的寡言少语,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周末的时间,我会把时间安排的比较合理,平时孩子在家的时候我就安排早晚时间,孩子和爱人回娘家后家里更加显得清净,就只剩下我和父亲了,本来话就不多,我读书的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密,基本上只是在中间休息的时候才出来看一下,我似乎在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今天也像往常一样,我也是从早上一大早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周末时光的,读书、晨练、再读书,一天的时光基本就打算这么度过了,感觉倒也还充实,不过当我读书休息的时候出去倒水,无意之中发现父亲佝偻着背,坐在那里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忽然发现他老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样,身体强壮、说话严厉、严肃不苟言笑,现在完全是一副老人的样子,就是那种一般人印象当中老人的样子,除了还是那么不苟言笑以外。我忽然记得有一次在门口的时候,父亲拿到的物业人员塞在门缝里面的缴费单看了半天,眯着眼睛看得很仔细,然后过了一会递给我说:“我一个字也看不清楚”。当时不怎么觉得,此时想起,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父亲真的老了。
父亲对外界的事物比较陌生,不善言谈,这可能与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年轻的时候作为家中的老大,带着弟弟妹妹长大,基本就是提前承担了做家长的责任,还记得姑姑告诉我一个故事,小时候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给弟弟妹妹们吃,自己也没舍得吃。这个故事至今让我很感动,我感觉到了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这也是我在父亲身上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闪光事迹了。其他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父亲没有读什么书,大概只有小学文化,而且还经历了那个没有饭吃的“苦日子”年代,最后很幸运的进厂当了一名工人,每天在车间抬钢板,车间比较危险,在我的记忆当中经常听说车间有工人因为作业的时候不小心,手指被机器剪断的事情,曾经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父亲满手是血的回家,我当时还小,不懂事,只晓得父亲安慰我说没事不要紧,那个时候觉得父亲是一个挺坚强的人,所以我小的时候就把受伤不哭当成了男子汉的标准,还记得自己上医院打针没哭,别的小朋友哭的稀里哗啦的,我父亲还为此在医院骄傲的炫耀,那得意的心情溢于言表(尽管我们现在知道这么做是不科学的,可是当时就是这么样的)。
父亲不善交际,不会说话,现在就连打个电话都结巴,所以他也很少主动打电话给别人,除非是什么很紧急的事情。而且他也没有什么爱好,不打牌、不跳舞、不下棋,基本上没有什么爱好,成天就是在家里看电视,我曾经一度担心他会得抑郁症,直到我的孩子出生,他主要的工作就变成了给孩子买菜做饭,哄孩子吃饭,很晚的时候看看电视,有时候看着电视不小心睡着了,就是这样,虽然依旧没有爱好,不过至少有了孩子的陪伴,他话想对多了不少,跟孙女能说上好多,跟我还是没有几句,不过我想对放心了很多,至少他有沟通交流,不那么无聊了。我也就没那么担心他了。
不过爱人和孩子回老家,我们家里重回安静,我这种担心莫名的又回来了,所以今天我放下了手中的书,努力的寻找话题跟他说话,不过我发现太难了,说不上两句,可能是有代沟吧,而且我们的时代与他们那个时代完全不同了,父亲过渡到这个时代唯一的标志就是玩起了智能手机(只会看新闻,绝对没有其他任何娱乐包括微信在内)。与之前不同的就是默不作声的低头看手机看好久,然后再开始默不作声的看电视。所以今天我放下了手中的书,思考着怎么陪陪这个不太爱说话的老人。
人都说孝敬父母,其实古人对孝的理解有三层境界:养、敬、安。怎么说呢,就是说赡养父母是基本的要求,可是赡养还不够,还要尊敬他们,除了尊敬的称呼之外,还有很多的事情都必须要尊重父母的意愿来做,做到内心与行为的统一。最高的一层是说除了赡养父母、尊重父母还要让父母安心,不是《论语》里面说了吗:“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现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被这个时代的气息冲淡了,可能我还依然鄙视父亲在那个时代对我的打骂教育,那个时候就是一个“棍棒底下出人才”的观念时代,就连学校也是如此认为,这种观念造就了我们那个时代的一些悲剧,比如有的同学在“高压”之下对学习丧失兴趣,自暴自弃,混迹社会去了,我至今还有好些初中同学都感觉“混”得不太好,都是因为对学习无兴趣,提前步入社会的结果。当然也不全是坏事,这种压力也造就了一批人的高度自律,比如我就觉得自己属于那个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受益者,虽然不喜欢,可是现在的自律是那个时代的教育方式赋予我的,我得感谢它。这也许是唯一我能找出赞美那个时代的优点了。所以我们骨子里对父母其实除了敬还有更多的是“畏”,这种“敬畏”的情绪使得我们这一代人对孝敬父母有着自己比较复杂的感觉和认知。
其实我一直都在克服自己内心的不适应,尝试着去做到“孝”,可是每次都是因为没有话题,所以尴尬之余又觉得自己很无能为力,这种感觉一直在心头萦绕,只能有时候借着孩子跟父亲的对话玩耍来自我安慰,毕竟隔代还是亲一些嘛,我只能这么想,今天我尝试着带父亲去超市购物,买东西的时候我刻意去征求他的意见,为的就是找话说,我发现他对购买家庭用品方面还是有些话可以说的,尤其是说东西是不是贵了,超市的比菜市场的贵,说到这类话题的时候话会多一些,于是我就趁着话题多多请教,他也就会多说两句了。虽然话依然不多,不过还是“对得上嘴”了。一路上我不说话他就不说话,我说话他也不怎么说,基本上都是在听我说,这就是我父亲跟我的日常。
我想作为70年代的人,都应该跟我一样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上一辈人由于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那个年代,物质条件相对都很匮乏,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没有那么多彩,时代造就了他们那种坚忍的性格,所以他们对待他们的孩子也是要求严格,崇尚挫折教育,并不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融入了更多的西方思想,对孩子宽容忍耐,用爱包容,不打骂责罚等,但是我相信那个时代父母亲对孩子的爱是绝不输现在我们这个年代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我想作为儿子,作为晚辈来说,更应该能够读懂和理解父亲那一辈人的爱,虽然他不会说,也从来不曾说过这个字,可是从他佝偻的身影,逐渐瘦下去的身型,眯缝看不清的眼睛,逐渐松弛的皮肤,爬满皱纹的脸庞等等这些代表着他已经成为一个老人的生命特征中,我能感觉得到父亲的付出,他依然在努力着,凭借着自己能够做出的努力,依然在为我支撑着这个家,我知道父亲终究会要离我而去,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我自己,让父亲安心,不要再为自己有什么其他的担心,其次就是多多的陪伴,尽管他不会说,做儿子的也要努力的陪他说,我想这也是作为儿子的我对“孝”的一种诠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