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了解《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讲了什么

《99%的新人,没用心做好的50件事》作者:岩濑大辅

读后心得

即使是最最普通最最自然的事情,也总想探个究竟,探寻其中的深意,找点意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吧。您不会好奇,别人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以及都是怎么解决麻烦的吗?

就是因为这点好奇,我挑了这本书来读。

然而,读过这本书后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才是我活过的证据呢?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您可以读这本书,看看我们是否会有同样的困惑?

如果您初入职场,推荐您看这本实用手册,可以让您更好地转换到职场人的工作状态。

如果您像我一样,工作了几年还像个职场小白一样跌跌撞撞,目标迷茫,我也推荐您看看这本书,来掌握一点原则要领,使工作起来有章法有规划。

工作是厚积薄发、韬光养晦的过程,一切准备都是为了那个高光时刻。

原文摘录

工作中的3条重要原则

原则1:接受的工作一定要完成

原则2:即使只有50分也要赶快提交

原则3:没有无聊的工作

>> 接手的工作一定要完成。而且最好要在领导督促之前,自己就主动将任务全部完成。

>> 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100分的优秀成绩,而是100分的工作态度。

>> 迅速且不断地得到工作反馈,可以让自己更快成长。

>> 成长的捷径就是亲身去实践,并且让他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正。在较短的时间内多得到他人的指点,才会增加经验,快速成长。这一点是成长的关键所在。

>> 成功往往来源于这些平凡工作的积累。如果需要动手,那就放手去干;如果工作非常繁杂,那就尽量做到有条不紊。任何付出都是有意义的,我认为,给身体和大脑一些负荷,自己将会变得更强大。

50条具体工作方法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迟到

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回复邮件(邮件内容一定要简洁)

明确工作要求(这项工作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而准备的?注重工作背后的目的,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单调的工作更应该“条理化”“游戏化”

“跟屁虫”会找到机会的宝库

工作效率由“最后5分钟”决定(对已经商议好的事情进行整理、记录、确认。)

会议规则——预习(准备)·学习(会议)·复习(整理),3:3:3(推进工作的预习、学习、复习的时间分配方法)

拿着笔记问问题

工作就是不断地复习

即使上司没有特别要求,也要做会议记录(整理归纳能力,把握主题和关键信息)

即使是新人,也一定要在会议中发言

从安排会面开始

早晨,精神百倍地问候他人(让对方有想和你一起工作的想法)

“我要早些下班了”

开会之前做功课(作事先准备)

工作是学习和模仿(掌握知识和工作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信息要来源于最初的出处(对信息保持怀疑和思辨;收集信息)

工作是总动员(将周围所有人都动员起来,快速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交流是邮件“和”电话(直接通电话和见面时最有效的交流手段,目的是将重要的事情准确地传达出去)

有许多书不可以速读

资料不要整理,也不要收藏(甄选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要“能读”英语

不仅要看局部,还要看整体(还需要将自己眼前的工作与整体联系到一起。自己正在从事的业务是怎样与企业价值相关联的?)

我们要学的不是世界史,而是盐的历史(通过小范围深入地学习,获得信息,获得有用的知识)

应用才是学习的目的(学以致用)

给大脑增加负荷(有意识地思考)

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持续学习的原动力)

参加资格考试,让其成为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新闻要读两份以上,而且要进行纸质阅读

和与工作无关的人一起吃饭

西装最讲究合身

“请允许我说一说”(在理解他人观点的前提下,简洁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使用礼貌用语(尊敬)

不要误解与对方的距离感(在工作交往中,与对方接触时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才是正确的)

尊敬年长的人

感动,一定要毫不犹豫地表达出来

真心地对上司做出反馈

发生错误,就要思考如何防止再次发生(改进工作方式)

受到批评时,要看到其潜在意义

组织会议,意味着获得特权(获得信赖)

一定要努力完成宴会表演(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认真对待的态度)

休息也是工作(身体管理、睡眠、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公司职员是运动员(注意饮食、加强运动、让大脑保持清醒,调整自己,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职场工作)

对难以对付的人,要发挥“陶醉能力”(看对方的优点强项)

把握好步调(明白自己最有效的工作时间是哪个时间段,安心地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不要和同期入职的同事交往(指比较、局限自己)

向不相关的人倾诉烦恼(与自己视野和立场、思考方式完全不同的人)

不要和公司内部人一起去喝酒

无论如何都要储蓄(资金管理)

将较小的花费换算成年额(不购买不必要的东西)

专栏一:选择公司的3个准则

比起“做什么”,“和谁一起做”更为重要

在小组织内表现自己

能否给下一代留一些东西(做什么工作更有价值,要做对他人有影响的工作)

专栏二:活到老学到老

专栏三:职业生涯积累是种磨炼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有趣的人

专栏四:成为能够抓住机会的人

培养自己判断重要时机的能力

◆ 1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迟到

>> 除了一些不得已的情况外,还要懂得如何应对日常的突发事件,切记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应对。在万不得已迟到的情况下,一定要用电话进行沟通。

◆ 2 一定要在24小时之内回复邮件

>> 要写很长邮件的时候,一定要在开头就将想要讲述的事情和想要对方做些什么,简洁明了地写清楚。

>> 目前,我遇到了三个难题。由于急切想要得到您的建议,所以请您在空闲时浏览一下以下内容。如果能够获得您30分钟面谈的机会,我将不胜感激。

>> 如果将这样的内容写在邮件开头的位置,其后附上具体的内容,这就变成一封十分容易理解的邮件了。写一封容易理解的邮件,归根结底是一个人沟通能力的体现。

◆ 3 明确工作要求

>> 完美的报告只有在需要时才具有最大的价值。

>> 上司的吩咐只是整体项目计划的一部分而已。通常情况下,上司不会作细节上的要求。但是,无论多么单纯的工作,都一定会有其用意,一定要配合某一大的目的完成。

>> 通过了解一项工作到底以何为目标,你就可以在枯燥乏味中找到意义。这样一来,也会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不是吗?

◆ 4 单调的工作更应该“条理化”、“游戏化”

>> 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加入自己创造的“附加值”。自主地做了额外的工作,然后把加入了附加值的资料提交上去,这样的态度一定会让自己脱颖而出。

>> 如果你可以经常这样想,主动下功夫,思考、行动并不断做出优于他人的成果,那么下一次你所接到的工作,一定不再这样单调了。

◆ 5 “跟屁虫”会找到机会的宝库

>> 这种机会极其重要,就在于它非常有利于促进职场人士的快速成长。

◆ 7 预习·学习·复习,3∶3∶3

>> 理想的会议,一定要事先将摘要和资料发给与会者,让大家共享会议的主题。在会议期间,与会者可以提出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意见,从而得到结论。如果会议前已经得出结论,会议中就要对结论进行说明,并确定具体的行动。

◆ 8 拿着笔记问问题

>> 首先,需要自己去查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确定自己理解哪些部分,不明白哪些部分。要从头到尾将问题思考一遍,得出自己的假定结论,在此基础上,向他人询问不明白的部分。预习,也就是说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然后再询问,这才是正确的询问方法。

◆ 9 工作就是不断地复习

>> 请不要让好不容易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变成一时的东西,不要将其变成只对特定工作有用的东西,一定要不断地积累,让知识和经验变成自己永远的财富。

◆ 12 从安排会面开始

>> 工作也是如此,要从最花费时间的任务开始。如果工作中有自己无法处理的事项,在正式开始工作前就要思考如何解决。

>> 新人要学会安排会面。通过约定会面日期,工作效率会提高,并积累经验。此外,与公司外部人会面可以练就现场感觉,提高自己的洞察力。

◆ 13 早晨,精神百倍地问候他人

>> 只要观察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方式,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他的本性。

◆ 14 “我要早些下班了”

>> 在职场上,如果事先将问题说清楚,就不会失礼。但是不要忘了,同时也要说明自己会在其他时间把工作补上。

◆ 专栏1 选择公司的3个准则

>> 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下一番功夫,并展现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一点十分重要。

>>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生存过的证据,能够在这个社会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 实现改变而勇敢挑战的人生。

>> 如果一位父亲想要告诉孩子应该以怎样的生活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自己的工作。

>> 所有的工作都是因其社会性而存在的。正因如此,人们才会获得利益,社会才会存续下去。从这个意义来说,每个人都做着重要的工作,每个人都在社会上留下了足迹。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面对困难时,我们就能够拿出勇气来,就能够自信地说,我正在从事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不是吗?

◆ 16 工作是学习和模仿

>> 对于一位追求卓越的人来说,细心是必备品质。

>> 为了形成自己的风格,从他人那里学习、模仿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想要吸取更多知识,获得更快成长,就必须见识各式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

◆ 17 信息要来源于最初的出处

>> 信息的表现方式不同,其意义也会不同。请一定要亲自找到信息的原始出处,而不要囫囵吞枣地接受由第三者提供的信息。

>> 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加上高效的行动力,也许就能够意外地找到“最初出处”的信息。不要只靠大脑,还要动用自己的手脚。

◆ 20 有许多书不可以速读

>> 对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来说,不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没有精读一系列相关资料,是无法把握这一领域的脉络的。

>> 阅读过程中,一定要写下感想。

这和工作中的复习是一样的。

◆ 21 资料不要整理,也不要收藏

>> 因为仅是将资料整理出来,之后束之高阁,就会慢慢变成一堆档案垃圾。

收集资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整理存档,资料如果不被使用,就完全没有意义。即使是有整理价值的重要资料,也不意味着资料的所有部分都是重要的。

◆ 22 首先要“能读”英语

>> 无论做什么,必须拥有明确的目的意识。

>> 自己设定目标,即使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勉强也要创造使用英语的场合,这样才会更有效果。

◆ 23 不仅要看局部,还要看整体

>> 我关注某一业界的市场规模、现在的市场占有率、占有率的变化、各公司的收益差异、每一种商品的利润和收益性变化、未来的展望、与海外相关产业的比较、监管和技术革新的状况……

作为顾问,我经常从业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视角去观察问题。

>> 想成为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对业界和国家的发展有所贡献的人,就要同时拥有整体和局部的视角。

◆ 24 我们要学的不是世界史,而是盐的历史

>> 通过小范围深入地学习,获得信息,获得有用的知识。对职场新人而言,这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 为了获得广泛的知识而进行学习,是让漫长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所必需的。

◆ 34 不要误解与对方的距离感

>> 即使关系很好了也要稍稍保持一些距离感,也许这样才会更合适。

◆ 38 发生错误,就要思考如何防止再次发生

>> 遭到训斥,并不代表对方否定了你的人品和能力,而只是指出你在工作上的某种错误而已。你只要将其当作为了你的工作进步而给你的反馈就好了。

◆ 39 受到批评时,要看到其潜在意义

>> 所有事产生的效果都依赖于人的想法。即使你垂头丧气,丢钱包的事实也不会发生改变,倒不如坦然面对,积极向前看。

>> 如果我们能够培养在所有发生的事情中看出潜在意义的习惯,痛苦的事情也会变得不痛苦,也就不用毫无意义地患得患失了。

◆ 40 组织会议,意味着获得特权

>> 要想得到更多的机会,就应该积极地投身到麻烦的事情中去。

◆ 专栏4 成为能够抓住机会的人

>> 能够抓住机会的人并不一定因为比别人运气好,而是在机会来到时能够注意到,并坚决地抓住。

与抓住关键时机相似的话还有“重视偶然”。

>> 我们要对以自己能力无法企及的巨大力量保持敏感。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有点儿反应过度,但是我们也需要有“好事发生了,现在就是‘进攻’的时机”这样的感觉。祸不单行的时候,我们的感觉也应如此。

>> 对于职场新人而言,最大的命题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将自己最大的能力用在关键时刻。

◆ 后记 第一印象是职场新人成功的关键

>> 收集了大量资料,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把有用的记在大脑中。听取专家的意见和想法,构建自己的想法,扩充自己的知识。在专家面前重复彩排,修正错误的认识,补充不足点。就这样我拥有了绝对自信。

>> 所谓工作,就是对未知领域进行挑战的积累。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获得飞越般的成长。此外,能够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的人才会获得更大成功。积累,与你自身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为了迎接挑战,准备是必要的,而且必须是经过正确指导的准备。为了抓住关键时机,在不久的未来获得飞跃,我们只有理解准备的方法并进行实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