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指引着学生走向一条我们理想的光明大路。在今天的语文学科的听评课中我感受了不同老师对课堂魅力展现的独到见解,不得不说是一场精神盛宴,更是一种思维的碰撞与顿悟。在这几位老师的课堂中,似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享受到热烈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催化剂。在教学中,教师能够精心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能够打通文本与生活的直接联系,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体验,当生活能为文本服务,文本又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对学生适应社会产生更多的启迪,再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学生必然对这样的课堂感到兴趣盎然,欲罢不能,乐此不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体验过程、感悟成功、参与其中、其乐无穷。在几位老师的教学中,能感受到有意将孩子推到台前来,但是如何把控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大舞台的有限的,但是小舞台是随处可见的,小组就是一个很适合的舞台。那么小组建设在课堂中就成了重头戏,一堂高效的课堂与小组的建立的成熟度有很大的关系。成熟的小组应具有明确的文化符号如:由有特色的组名、组训、组规、口号、组徽、组歌等,并制作成小组文化标识牌,激励每一个组员。小组角色的扮演也决定着小组的成败,只有明确的分工,准确的参与度,才能确保每一位成员得到小舞台展示的机会,教师在其中的引领也起到主导作用,小组建设也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今天的观课议课给了我跟多的启迪。
说是观摩别人的课,其实也是一种自省,四天前自己也曾上了一节课,在今天的观摩中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别人的课堂寻找自己,假如的能量,也许就是陈大伟老师所说的观课议课的目的性吧。在与刘主任的简短交谈中,她提到了这样一句话:“贲友林曾经说过他今天的成就都得益于这十年的独立备课”。听了这句话后我一直在反思在推敲,在我们的教学中大多都是读着教参,亦步亦趋,心里踏实,其实也是饮鸩止渴,长期如此,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能力就越来越低。统编教材的教参力求精简,刻意回避统一而明确的“教法”,就是一种善意的“倒逼”,也给我们一线教师使用教材预留了空间。当我们依赖的太多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些自己最重要的能力。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着换一下思路,备课先不看教参,等备课基本完成,再浏览一下教参,看看有没有知识性的错误,而已。
听课过程深入到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学,其实收获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反思与感悟,也收获了一些可爱真诚的孩子们。今天在四(5)班听过课后,无意遇见了当时所在小组的一位同学两次。小墨第一次与我的交谈是状况是这样的:先是瞪大了眼睛,不好意思地小了笑:“咦,老师!”不是恭敬的“老师你好。”仿佛又一次相遇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眼神中流露的是似曾相识或者可是意犹未尽,他认同我与他短暂的交流,并且认同我。第二次相遇便又多聊了几句,甚至邀请我一起去他们在课堂上,描述的一个生活艰苦却能感受到爱,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地方。看着孩子略带羞涩的交谈,是暖心,也是欣慰,听课议课带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提升,更多的也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就开始于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去做吧,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在做中成长,我的课堂也一定会成为跳跃的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