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之源”之与社区学习样态的关联(三)
河南省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张艳琼
您认为在靖晗家这张“探秘秘密花园”照片能被选用作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二辑:校园四季系列活动设计》封面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我分别把这个问题发给学生、班队的老师、家长朋友,从6位家长、32个孩子、6位班队老师的反馈中,再次让我读到与众不同而又共同的意味:都指向了一个词:自然。
家长代表:
1宋秋硕妈妈:鼓励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发现、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美要感谢张老师与靖晗妈妈带给孩子们的礼物。
2.贺湘恒妈妈的反馈:作为家长首先看到这个封面第一感觉是心里非常舒服,画面特别接地气,特别真实,能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探索,更能感受孩子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减压放松身心,这更是孩子们的心声。在每次的活动中更能看出老师对孩子们的辛苦付出,看出一位老师的执教能力非常强!
3.周诗秦妈妈:这次活动采用的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实践的方法让孩子亲临大自然,这种教学模式比单一的受教法更直观,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4.张岚皓妈妈:我们上课的内容和书本的理念一致,尊重生命,探索发现,寻求真理,融入自然。
5.李睿怡爸爸:这种教育模式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使孩子们能够真正全面得到教育。
6.刘嘉亮妈妈:感谢靖晗妈妈的讲解让我们认识到花的生命,花的执着,花的积极向上,让孩子领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图片中的人,景,花,意,显现出和谐,文明,自然,团结!
学生代表:
1.贺湘恒:(1)这项活动很有趣,我们在靖晗家吃喝玩乐,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亲近自然。(2)爸爸妈妈和我们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无间。(3)很真实的反映出了我们除了学习之外能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4)之所以能上封面,也可以看出老师平时对我们在生活中的关爱,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成长!
2.赵奕翔:感谢张老师和靖晗妈妈让我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李宜格:通过对大自然探秘感知到自然的神奇与强大,并且通过活动,也深切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体验。
4.闫艺丹:首先祝贺咱们班的照片被选做封面!张老师带领我们亲近自然,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上了一节不同寻常的“大自然”课堂。这张照片非常生动地展现了那天的精彩,所以,封面非它莫属!
5.赵胥然:首先老师我感觉这个活动让我们更接近了大自然,同时也放松了我们的心情。
6.董毅汶:让我们更清楚的接触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奇特魅力。
7.张靖晗:是因为同学们一张张认真学习的笑脸和学习的态度。
8.赵泽寰:非常喜欢张老师的教学风格,这次活动让我们走进绿色的自然,探讨大自然的奥秘,走进真实的生命世界。
9.张钰晗:这次活动让我感到我们在去玩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以及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10.张鑫瑞:我感觉是因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有同学们认真学习态度。
11.范馨予: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绿色大自然的神奇,也感谢张老师带我们探讨绿色大森林的奥秘。倾听花儿的歌唱,小草被春风吹的舞动起来,让我们走到植物的生命世界。
12范馨予: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绿色大自然的神奇,也感谢张老师带我们探讨绿色大森林的奥秘。倾听花儿的歌唱,小草被春风吹的舞动起来,让我们走到植物的生命世界。
13.张曹颖: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亲子游,让同学们和家长们一起了解植物的特性。通过这样一堂特殊的课,我们学到了好多知识,同时也见证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富饶。我喜欢这堂特殊的课。
14.李千朔:我觉得我们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也非常符合那本书的主题,关于生命,关于对自然的探索。
15.魏莱: 通过这次活动,涨了不少知识,认识了许多花,那个图片是靖晗妈妈给我们大家讲时的图片,大家围坐在一起,看着很快乐和幸福,让我们都对探索自然,研究自然有了不少兴趣。
16.刘韵妍:我觉得这次活动可以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认识到更多的植物,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17.张艺涵:我觉得是因为这个活动让我们探索并了解了植物世界,图是靖晗妈妈给我们讲解同学们也听的很认真。
18.吴家旭:感谢张老师和靖晗妈妈给我们创造亲近大自然的机会,这张照片感觉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19. 杨喆铄:这张照片是靖晗妈妈为大家讲解菊花,很好的表现了妈妈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一张照片。
20.杨宜铨:同学们围在一起,一起倾听靖晗妈妈的讲解,让我们更加亲近大自然,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妙。
21白家琦:这次活动真正让我们走进了大自然,走近了花草树木,从书本走向了现实,我们喜欢这样的活动,这是真正的实践;静晗妈妈讲的很认真,大家听的也很认真,这是一种真正喜欢的表现,所以这张照片才会被选中!
22.康艺馨:这次的活动让我们更加地了解了植物,开拓了视野,更加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到了妈妈课堂”带给我们的温馨与快乐!
23王昊迪:这次活动让我们真正的走近大自然,让我们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也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能放松一下
24.宋秋硕:同学们的神态认真,静晗妈妈正在讲解菊花,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和静晗妈妈的耐心。
25.张馨心:这个活动能让我们容入大自然中去体会奥妙,了解更多的
25.张馨心:这个活动能让我们容入大自然中去体会奥妙,了解更多的知识,真的很期待下一次的到来!
26郭润颖:看到这个消息特别开心激动。这次活动让我们收获满满,认知了不同种类的菊花及其它们的特性,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很期待再次参与这样有意义的活动。
27王昊哲: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奥秘,同时也收获了各种花,我庆幸的参加这个活动。
28.李佳枚:这张照片之所以能被选上当封面,是因为照片上有我们同学的笑脸和学习态度,背后有张老师和家长朋友们的汗水与辛劳,再次衷心的感谢我们班的张老师和家长朋友们!
29张皓翔:这张封面充分的诠释了家长朋友对孩子的陪伴和同学们拥抱大自然,快乐学习的美好画面!
30邓昊凯的反馈:这张封面充分的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动人,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31.姜美羽:这张封面充分的表现了同学和老师,家长们的亲密和谐,都想了解更多大自然的知识,感谢我们的张老师。
32. 郝元彬:首先得感谢张老师,要不是张老师把这张照片拍下来发给教授,我们也不会上封面,我衷心地感谢张老师。其次我也得感谢张靖晗妈妈。是她让我们增长了见识,知道了花的特点和种植方法。这张封面很好,拍了很完美。让全天下读这本书的人都看看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让他们也一起探究大自然的美。
教师代表:
1.王晓华老师:我觉得之所以这张封面被选上,是因为他符合新基础的理念,这张封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种自然化的、原生态的一种学生学习的方式,另外,从这张封面中让我们感受到学生们不再是局限在四面白墙的教室里学习,而是走向了教室以外去学习,去成长。
2. 周丹老师:我认为这张照片第一切合了主题——校园四季,照片季节感强,一目了然是秋季;第二切合了生活,生活才是我们学生工作的教材,是出发点也是目的;第三切合了学生发展的要素:学校、家庭与社会。
3.张利若校长:照片入选原因:(1)切合主题;(2)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融通;(3)孩子和家长流露出的自然状态,生命的自由绽放;(4)广阔的课堂。
4.赵文千老师:大家的理解让我对这张照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觉这张照片特别符合“生命”这个主题,1.家长和孩子那种富有生命力的状态:家长对花的热爱,孩子对知识的渴求。2.家校合作、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这就是一种富有生命的育人模式。
5.张巧鸽老师:我的理解:(1)体现了张永教授所说的“社区学习”的理念。(2)反应了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再出发》讲座中的四季主题活动的思想,走进自然,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3)体现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
6.张巧利老师:反复看了图片,感觉真的包含着生命、实践、四季这个主题,还让人感觉所有的生命都像花儿一样自由绽放,似乎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又带给人们无限的憧憬和遐想……
以上数据从6位家长朋友,32名学生,6位老师的反馈中集中指以上数据从6位家长朋友,32名学生,6位老师的反馈中集中指向:自然、妈妈课堂、家校合作、社区学习。
让我不由得想起叶澜教授提出的:每一季都要有直接到自然中的活动。共同的指向自然。
张永博士在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第五次现场研讨会作了专题发言《中小学生的社区学习》。由于前期我对这个课件提供了照片和案例,所以我们也有一些对话,让我对社区学习及社区学习样态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张老师一连串问题:“这位女士是谁?”“后面的人群是谁?”“这张照片的地点在哪里?”“你在哪里?你正在干什么?”“手里的菊花,你知道它的名称吗?”最后一个问题一下把我问蒙了,我真的不知道靖晗妈妈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品种的菊花。张老师告诉我这就是社区学习与学校教室里的学习不一样的地方,也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那一瞬间觉得“奥,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社区学习。”我又连线靖晗妈妈,才明白黄色,花瓣呈线状的是黄线菊。粉嘟嘟的是粉毛菊,由于照片不够清晰,还特意给我解释,粉毛菊不是白色的,是粉色。还有中间的一种是黄菊花,还告诉我这是菊科,别名金英。真实地感受到社区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它的价值和其重要的意义。
张永老师对这张照片做了详细的解读:就以这张照片为例,照片里有土山,体现了学生就处在自然的环境中。后面有家长志愿者,孩子手里拿着本子在记录,嘴里吃着棒棒糖。而中间是一位手拿菊花的家长在给孩子们讲,这是在教室里学不到的,学生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在拍照片,所以社区学习不是无组织、无目标的学习,是有组织、有计划完整的过程。
就像这本书在出版之际,李政涛教授写的序言一样:从社会中的教就像这本书在出版之际,李政涛教授写的序言一样:从社会中的教育,走向天地自然中的教育,从育人的社会之维,进入育人的自然之维,在天地自然中做教育之事,育自觉之人,最终促成天地自然与社会人事的大通和大同。这是“自然与生命”“自然与教育”和“社会与生命”“社会与教育”之间的“美美与共”“是天地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教育之美的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