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刚开头就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没有聚会,没有玩乐,反而出现了澳大利亚山火,吃野味吃出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成都地震等人为和自然的灾祸。
然而在举全国之力去援救受灾地区和病人的时候,不断有报道天价口罩售卖,市场物品涨价,二次口罩回收等等负面消息,今天就聊聊,为什么总会出现想着发国难财的人?
从道德善恶上来说,我们很难接受发国难财这样的行为,作为个人来说可能会很愤怒出现这样人和事,可是在另外一种角度看来,出现发国难财,幸灾乐祸的人也是必然的,人性,终究是趋利避害的。
就拿口罩涨价这事来说,为什么会涨价?因为供不应求,如果仅仅只是靠群众举报,远远不够,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永远不知道还会有什么花样出现,如果想要改变这种局势,最好的办法是大量工厂恢复生产,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控制涨价就容易了,因为到处都有口罩了,你还涨什么价?
当两者出现的信息差完全不对等的时候,市场供不应求,自然有很多人变着花样的涨价赚钱,你说我天天去举报这堆人,可是还是会有另一批这样的人出现,怎么办?这不仅仅是道德善恶对错的问题,用对错评判事物或者解决事物时往往会忽略很多现实因素。
比如说现在出现的口罩涨价的问题,有的人痛骂涨价的药店,有的人则说贵点正常,所以,你看,每个人的价值观是无法和谐统一的,你无法评判这些言论是对是错,对错不足以评判具有争议和复杂的事情。
我们更多的要有利和弊来看待事件问题,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做出更好更理智的选择。口罩涨价,发国难财是因为他们有利可图,没有口罩,买不起口罩对我们而言是损害了我们的利益。那么为了维护我们的利益,我们才有举报,请求上级出法律来保护我们的权益。
当然,发国难财那些人利字当头,名利之人目光短,一般的提醒和教育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一方面设立一种铁的制度防范,监督真正落地,一方面是市场调整和转变,违规追求个人利益时才有忌讳。
趋利避害这个利,应当把它用在正途上,比如对生活的目标,对事业的目标等,这些目标是对我们有利有益的,不提倡损害他人从而得到利益。
虽然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是我们要知道怎么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