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小学闺蜜的微信诉说自己当下的感受,失望无奈,担心着急,也没休息好,奔波照看一对子女。(事件就不作详细描述了)
简单了解情况后我开始巴拉巴拉说自己的见解,例子,做法,想法……文字已经不足以表达我恨不得她一口把所有育儿经吃进肚子里,加上几十秒一条的语音N条!
直到看到这样一句说话“婆婆叫我多陪姐姐,老爸喊我快点回去照看弟弟,我夹在中间……我已经在火车上飞奔回去看弟弟了”。我脑子里嘭的一声,像大锤子敲钟。我闭上眼睛呼吸放慢,脑子里不断闪过与闺蜜聊的话:
她表达感受→我回应案例
她表达需求→我给了道理,建议
她表达行动→我心里暗暗做评判
我的天啊!我的女王模式表达得淋漓精致!
当我哀悼自己这个可恨的固有模式时想起了莫老师送我的话:唉……咦!
“唉,我又在站着说话不腰疼!咦?至少最后我觉察到了并且开始接纳这样的我。”
※ ※ ※
莫老师的话:活出正面管教
一身稚气的我还想:怎么活出来?按流程?时刻记着和善而坚定?多练习?……
今天的案例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一切的关系里我们心中保持尊重的态度,鼓励你我的初心。尊重对方当下选择的处理方式,鼓励对方让消极的情绪流淌出来。
这是我理解的生活中的正面管教,不仅仅是方法,工具,练习,更多的是生活态度。(说到这里有点害羞,感觉自己跨越了)
我自己也只不过是普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家人的你一言我一语,甚至责备,我能保证自己思路清晰,高高举起“和善而坚定”?也许我的感受是更糟。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懂吧。(*共情的要点就是感同身受——真正的理解和接纳对方此刻所有的情绪。)
※ ※ ※
最后我还是用了我这刚刚觉醒的“尊重”和“鼓励”去再次回复闺蜜。感谢她不嫌弃我这女王范(病),每次自己感到难受都找我“治”,还不嫌弃我唠叨。无论你能否感受得到,这是我笨拙的觉醒,我真心的鼓励:我们是同期毕业的PD妈妈,你一定能处理好!我在想这几个字有点激昂,但这一刻内心浮现的就是它们——PD妈妈永不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