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读书感悟 2053-zhen
01 金句: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愿意自身。
感悟:我昨晚因为先生继续赌气睡沙发而有些不快、恼怒,进而伤感,对我们不和谐的关系苦恼并心烦意乱。搁在以前,我睡不着就会在心里指责他让我失眠,甚至实在忍不住出去拉他起来理论,导致他也睡不着。最近看了《非暴力沟通》,决心遇事观察自己,体会自己的感受,并用恰当的词描述自己的感受,用“我选择······,是因为我需要······”的句式让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虽然目前无法想清楚如何满足自己的需要,如何处理现在的关系,但至少不再把自己的感受归责到先生身上,不再一直指责、抱怨他,也不会一夜无眠了。昨晚从1:30醒来失眠到3:00,经过体会自己的感受,心绪慢慢从气愤、伤心恢复了平静,于是就又睡着了。我自己的感受源于自身的观点和看法,自己未被满足的需要自己要想办法去满足自己。
02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感悟:
我:你昨晚依然睡沙发,看来还在赌气,我很难过,还有些恼怒,因为我觉得赌气并不解决问题,我需要和你沟通。
如果他拒绝沟通,我该怎么办?
我:你不想和我沟通,我很伤心,因为我想为了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关系,因为我对自己说冷漠对家庭关系孩子会感知到并对她的心理成长有坏的影响。
03 原文: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感悟:我一直习惯用这种暗含期待的批评,不开言透语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而是让对方猜,对方猜不到自己心思就抱怨指责,所以感情生活过的这样痛苦而又无奈,感觉先生像个叛逆的大孩子,固执地跟我唱反调、冷暴力。现在这个家庭相处模式不只一个人的问题,是双方都有毛病。今后注意多思考自己的需要,想办法清楚表达自己的需要,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回应,不只是对家人,对朋友同事也是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