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我也晒晒藏在我们家柴米油盐里的那份滚烫亲情

原创随笔,首发公号
网图违删

今天是520,我看见有不少人晒红包,秀恩爱。想想咱也赶个时髦,晒晒我家藏在柴米油盐里的那份滚烫亲情。


说起我夫家,刚嫁进门那会儿,我觉得家人之间和我家不同,有点封建旧思想,家长制。



家里大事小情,都是公婆做主,有时候即便是征求俩儿子意见,好像他们的想法也不被采纳。要是意见有争议了,父亲就会甩出那句口头禅:“不行,你俩不是那个虫!”亦或是“你俩智商还不如我呢!“


可在我眼里,这哥俩明明就是“宝藏儿子”!



你看,当下那些家里有点儿小钱,工作上有点儿成就的男人,有几个是老实的?不是天天去约喝小酒,就是三五成群搓麻将,再有就是在外面找情人搞小三。



可我家这哥俩,每天就是两点一线,除了父母家,哪都不去,还不讲吃讲穿,特别节俭。



每次我张罗去外面吃饭,先生都拒绝我:“外面食物不卫生,菜也不健康。再说一顿饭钱,够咱在家吃一星期了。”



小叔子也是,在外边宁可饿着也不愿意进饭店,总说还是家里饭菜吃得放心。


至于在买衣服上,就更勤俭了。因为擅自做主给哥俩买衣服,我和弟妹没少挨批。



有时,我们精心挑的新衣裳,却被他俩数落“乱花钱”。淘汰他们的旧衣服,都得趁他们不在家。否则,你挑出来的肯定又被他拿回去,嘴里还得被他念叨着“这件挺好,还能穿。”



当然,他们只是对自己抠,对于我们,还有双方父母,孩子,亲朋挚友,可是从来不小气的,经常是有求必应。



而且,哥俩对父母又特别孝顺。那种孝顺,世上没有,我都不知该用啥词来形容,反正就是父母在他们的心目中永远排第一。



婆婆在七十多岁时得了小脑萎缩,开始坐轮椅,后来又卧床不起。虽然家里雇了护工,可他们哥俩还是一下班就去陪伴照顾婆婆。



若是发现婆婆不开心,我家先生就故意扮丑,给婆婆唱戏、演小品,逗婆婆开心。



婆婆因为卧床经常便秘,每次都是我家先生戴着手套帮婆婆解困,那情景看得我眼眶直发热。


去年九月,公公因胃癌去京手术。在京住院的那两个月,哥俩日夜守护,手捧似的照顾老父亲不说,还得和老父亲斗智斗勇,安抚不听医嘱的老父亲。



有好几次,先生被不听话的老父亲气得给我总发小作文,可一到医院面对老父亲,又是和颜悦色,满目温柔。



今年三月,公公病情恶化,癌细胞转移了,哥俩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带着老父亲进京治疗。几番辗转,没有特殊办法。回家后,哥俩更是日夜陪伴。



为了让老父亲身体舒服些,我家先生天天跪倒爬起的给公公按摩、做艾灸,一弄就是五六个小时,腰脱累犯了好几回。



小叔子则是整天趴在网上,找治疗的药,找专家名医。现在,他的关于胃癌的术后保养和治疗专业知识都赶上医大本科毕业生了。



从昨天开始公公的病情又有些加重,经常腹泻,一天大便N次,每次刚收拾完还没坐下来下一次又开始了。可哥俩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总是软声细语地边安抚边收拾。



我一直在一旁给先生打下手,烧水,洗布拿湿巾,也是忙得一刻不停。



先生怕要强的公公不好意思,每次收拾完,都要抚摸公公的头,说上一句:“老爸,没事的,不怕,我在呢!”那情景,让我想起了那句“你养我小,我照顾你老”的温馨画面。



以前,我总觉得我家公公太强势,儿子太乖顺,家里严肃规矩多。可这些年风风雨雨走过来才明白,那些看似严厉的管教,早就化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家风。孝顺这事儿,在我们家就跟接力赛似的,孩子们一个个抢着“接棒”。



这不,儿子儿媳为了能多陪陪爷爷,也替替我们,不怕辛苦,每周周六都从北京坐高铁回老家,周日晚上再回去。



侄女也是,天天休班就往医院跑,听说缺啥就买啥。侄女婿工作忙,也抽空来看看爷爷。


亲情这东西,就像老火汤,越熬越浓。以前总觉得“父强子弱”的家庭模式太压抑,现在才懂,那些藏在唠叨和争执里的爱,才是最踏实的幸福。



520,我们的病房里没有鲜花,也没有美酒,只有不停在用的纸巾和坐垫。但氤氲在两代人甚至是三代人身上的那种血脉亲情的关爱、惦念与温暖,比任何爱的宣言都馨香,都珍贵。



因为,我知道,世间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而最暖心的爱语则是这句“别怕,有我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