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早已是声名远播,而苏家父子仨就占了几乎半壁江山,实在是令人惊羡得很。
要问他们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读了《苏轼的朋友圈》一书,让我头脑中有了一个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那就是除了基因好,更关键的是家庭教育,这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
苏轼的爷爷苏序,是个读书不多的乡绅,为人豪爽,行侠仗义。他对孩子们的成长,更是遵循着根据天性自由发展的理念。
苏洵年少时,并不热衷于学习,他常常与那些所谓的“不良少年”在一起,驯鹰逐犬,斗酒论茶,时不时闹出点小动静来。但苏序认为,这是一块晚成的大器,并不拘束着他。
果然,苏洵婚后在游历遍名山大川后,忽然就收了心,转而投入到学业中去。《三字经》中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只要想着上进,任何年龄开始都不迟。
在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后,苏洵也开始积极规划着儿子们的人生大计。从苏洵给两个儿子取的名字上,就可以一窥他的良苦用心。
大儿子取名“轼”,轼,是车厢前面的横木,用作扶手。即便没有它,也不会影响车辆正常行驶,但这样,车辆就不完整了。轼貌似无用,实则不可或缺。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了解儿子的脾气秉性,总是锋芒外露。所以,意在告诫儿子要学会低调处事,掩饰自己,就像车上的轼一样。
“辙”,则是道路上被碾压出来的深深的印痕,车辆沿着它行走,就会显得平稳而省力。人们在赶车时,很少会想到车辙的作用,但如果发生翻车等事件时,也不会怪罪于车辙。给小儿子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不求有功,但求避祸。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名字,总是寄予着父母对子女最深的期望与祝福。
在苏轼七岁时,父亲将他送到天庆观道士张易简那里,系统地学习声律,这也为他以后的诗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轼兄弟成长的道路,除了父亲的规划,更有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生于官宦人家,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当她嫁进苏家时,夫家已家道中落,但她没有丝毫的怨言,更不愿意向娘家开口求援。因为,她怕这样会让丈夫被别人看轻了。
他们租了一所房子居住。有一回,那房子的地面忽然陷了一个坑,露出一个大瓮,上面还盖着乌木板。仆人们猜测,里面一定藏着珍宝,争相想要把它挖出来,却被程夫人制止了。她说,这不义之财并非是我们应得的,从哪里来就让它呆在哪里。于是,命人按照原样把土填回去。
母亲对钱财的态度,在无形中影响着儿子们的金钱观。故而,苏轼后来在《前赤壁赋》中如此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再贵重,也不能占为己有。
母亲还经常对儿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苏轼十岁时,母亲给他讲了《后汉书》中范滂的故事。范滂是东汉末年一位“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的志士。正因为嫉恶如仇,得罪了小人,在党锢之争中遭受迫害。当地官员是个正直之人,当他收到上级的命令,要去追捕范滂时,不禁深深叹息,久久下不了手。
范滂听闻后,为了不至于连累他人和家人,毅然决定去自首。临行前,他与母亲依依惜别,希望母亲不要伤心,同时,对自己不能尽孝表示遗憾。深明大义的母亲却反过来安慰他说,自己的儿子能跟李膺、杜密等忠臣齐名,死又何憾?
听到这个故事,当时年幼的苏轼仰起稚嫩的小脸,对母亲正色道:“我想学范滂,母亲可许我?”
程夫人深受感动,同样郑重地回答:“你能做范滂,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孩子幼小的心灵就像一片纯净的心田,你种下什么样的因,便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在父母的教导下,苏轼立志要做那个正直、诚实、一心为民的人。当他长大后,也正是为了坚守心中的信念,才遭到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贬谪和罢黜。但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他忠贞爱国的一片丹心,始终不曾撼动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