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归人 只是过客(江湖令06)

                            文/鱼沉渊

“我打江南而过……哒哒哒的马蹄……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题记

引子

窗外,马蹄又起。我掌了灯,对镜抿一抿鬓角,菱花镜里的女人不再年轻。

雕梁画栋的床榻,一双儿女睡得正香。

楼下,伙计招呼着客人落座,高声唱诺上酒。

“客官,您请慢用。”我依惯例下得楼来,给客人斟满海碗,伙计已将上好的牛肉端上方桌。

“千帆过尽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人知晓我的落寞。

那年,临行前夜,我温了酒,掌起红烛。西窗外,曙光透过窗格,明灭可现。

“官人,饮过此盅,晓色已明,便可上路。”

莫道人行早,马嘶板桥霜。秋天的薄寒中,公子一步三回头,最后消失在视野。

1、

我只是江南一名普通人家的女子。家里开家酒肆,杏黄幡帜招摇,挂着杏花村的旗号。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那年我二八, 最好的年华,遇到游学的公子正当年少。

杏花开得正好。

白墙黛瓦,粉杏掩窗,柳拂池塘绿水轻摇。

公子探身折了杏花,将它斜斜别进我如云发梢。人面桃花共春色,煦风拂绿柳丝绦,梅妆新试蛾眉淡描。

江南可采莲,画舫听雨眠。江南的婉约,缠绵软腻,没人能拒。

烟雨朦朦的江南,但不是公子的故郊。

“我打江南而过……哒哒哒的马蹄……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公子成为了过客。岁月将我妆成守候的模样。

时光过得很慢,刚好够这辈子怀想。

2、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我的娘亲乳名唤着巧娘,家住上钱塘。祖传的酒肆,琼浆美誉传遍十里人家。

多年以前,母亲如我,笑靥如花,小家碧玉撒娇厅堂父母宠爱膝下。

双亲垂怜,延师启蒙在家。七岁时已能吟诗作画。十四岁,飞针走线女红裁剪,蝴蝶刺绣仿佛素绢上偶然停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闺阁待嫁。

怎奈家中无兄弟,父母一心招婿,只为老来有依。

纵使媒婆伶牙俐齿似陆贾,任她踏破门槛嘴说破,也不曾轻易相许。

那一年,杏花盛开探身粉墙黑瓦。野樱花红漫山头,江南春光如画。

巧娘的湘竹窗帘拢起,可看柳枝似幛繁花灿似霞。

狭长的巷,卖油郎的拔浪鼓,摇皱烟雨雾如纱。

一副货担串街巷,虽只是个卖油郎,人材标致正十七,生得疏清爽朗。

老套的故事,情节没有跌宕。偶然撞见,从此心系巧娘。每每路过酒肆,斫枝杏花桃花奉上。花儿谢过青杏小,绿水人家绕。白兰花开春意稠,正值儿女情话。

酒坊本不该沾半星点儿油,卖油郎终于上门入赘传为佳话。

3

待我长至及笄,已有母亲模样。好的缘分,总是恰到好处。杏黄的旗幡引公子驻足,我家杏花酒浆,令公子酥了腿脚醉了远方。

公子的俊才雅量,正是娘亲中意的印象。江南美景,佳人娉婷也正是诗经中描绘的那样。

佳人才子不费思量。双亲做主,聘礼尽数,正值年华的我凤冠霞帔做了公子的新娘。

从此,赌得诗书泼茶香,终了娘亲一生愿望。

本指望育一双儿女共守酒坊,从此烟火人家韶华尽享。

寒来暑往,时光浅度三载有余,钱塘罕见雪花飘扬。

一夜之间,天寒地冻,十年少有。冬去春来,十里杏花没能如期萌芽。那场严寒夭折了春花。

秋天迫近,月下的故乡频现梦中,公子思乡日渐情稠。

家乡的香雪梅花,历尽彻骨寒,玲珑冷愈开。唤起公子心中的风骨梦中的阿娇。

“我打江南而过……哒哒哒的马蹄……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公子执意成为过客,打马江南,隆隆从我记忆中碾过。

花落未须悲,春来又满枝。杏花村的酒幡,换过几回。未老莫归来,归来须断肠,水阔山长雁字迟。

杏花开了落,梅子青了黄,红颜已凝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委委佗佗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或许,故事不一定是这样呢? 1 我已经两年没有...
    委委佗佗阅读 562评论 0 2
  • 北周开国者宇文泰与苏绰的对话,又称《苏绰定律》: 宇文泰问:如何治理国家? 苏绰答:用官。 宇文泰问:如何用? 苏...
    度沫书法阅读 501评论 0 0
  •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少游的桃源是他四处漂泊里最后的故乡,却被蒙蒙迷雾与冷清月光遮了去向。 二...
    简微柠Jean阅读 618评论 0 6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词三首》其二 《忆江南》是白居易在六十七岁...
    沉云阁主阅读 763评论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