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个骑行的旅游博主,小伙子有句口头禅,“啥也甭说了,干就完了”。我很喜欢这句话,年轻就是需要这种无知无畏的精神,看似有些中二,但这是一种大的智慧。不问前方路,勇敢向前冲。
往往是,遇到困难,随即一种悲观情绪出现∶
这次考的不好,完了,我恐怕考不上好学校了。
这节课没听懂,完了,我怀疑自己的智商有问题,学不会了。
作业遇到困难做不下去了,完了,我的理想要废了。
我们飘飘遥遥的行走在一种正常轨道的边缘,小心翼翼,谨小慎微,规规矩矩的,生怕自己掉下去,努力到最好的结果,就是不脱离轨道,过上一种安全稳妥的,正常的好生活。
排除大环境的客观因素,做为家庭的小单位,我们能给孩子多大限度的容错机会?我们能给孩子托底的底线在哪儿?
成长环境的单调,教育的局限性,形式和教条主义,这些不得不令人忧虑,孩子成长的心理空间,思想纬度还有多少,还能拓展多少?
成长中的她们,还有多少勇往直前的勇气?还有多少无所畏惧的勇敢?好有多少前进的动力,成长过程中,这些又如何突破呢?
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想让她懂得∶ 尽人事听天命,但前提是必须竭尽全力,不想努力的理由千千万万,遇到困难就内心摇摆,不够坚定,但必须得用强迫症般的意志力,托底自己,不懈怠,不散漫,排除外界干扰,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目标专注,勇往直前。
学习上的改变,首先是心理上的突破。
尤其是高中这个阶段...若不能排除外在和内心的干扰,若没有一种死磕到底的,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顽强意志力,以目前她的散漫和沉浸舒适区的安逸状态,她自己很难突破出来。
想的多,做的少。前怕狼后怕虎,左顾右盼,摇摆不坚定。岳岳的心思有些散乱,我如何润物细无声中,帮她突破这些障碍?
1.简单和专注; 2无知又无畏;3.心无旁骛,排除杂念,不问前方路,加油向前冲。
懵懵懂懂,无所畏惧,看似中二,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成长状态。可是现在的孩子,因网络,因同伴,因周围环境,因碎片化的知识垃圾所填满,看似懂得很多,但成长的局限,单向度的思维,信息茧房所局限,这些又如何突破呢?
家长和孩子 需要怎样的拉扯?需要消耗多大的心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呢?
(对岳儿现阶段成长状态的思考)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