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诵《孟子.离娄章句上下》,对规矩二字颇有感触,规矩本质上就标准,就是为人处事的标尺,圣人,就是人伦道德的榜样。一个人做事不讲规矩,为人不讲道德,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孔夫子认为为人处事的标准就“仁与不仁”,什么是“仁”?仁观贯彻于孔子《论语》全书,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一个人处于“不仁”的状态,其与动物也就是禽兽没有什么区别。问题是怎么保持“仁”的状态?“仁”为什么这么重要?请看孟子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原文如下: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拭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日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大意是:
方圆出自规矩,人伦道德的榜样出自古圣先贤。身为国君一定要尽国君之道,身为大臣要尽臣下之道。君臣之道本质上都以效法尧舜为准。不学习舜当年怎么侍奉尧的办法来侍奉国君,就是对国君的不忠不净;不学习尧怎么去治理天下百姓,等于虐待自己的老百姓。孔子说“道的标准只有两条,要么仁要么不仁”。残暴的统治老百姓,最后的结果就是身死国灭;即便没有这样严重的程度,结果也会是自身危险国家受到损害,这样的国君我们称之为“周幽王”“周厉王”,虽然他们的后代子孙也算孝顺,但是100多年过去了,这个不好的名声与历史评价从来没有改变过。《诗经》说“殷商的历史借鉴并不遥远,都是在夏朝以后发生的”。
个人看法:仁其实就是坚果的最核心的部分,如核桃仁,这个仁就是本质,孔子把“仁”归结为最高道德标准,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标准,关键看他是仁还是不仁!仁从字面上看,从而二不从三。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三才关系看“天地人”,我们把人去掉,我们要效法天地,道法自然,我们就能够保持仁的状态,尧舜禹汤周公之所以仁,他们都是懂天命知天命,他们能够超越小我的局限,他们为民服务都是效法天地的结果。
仁就是仁爱。就是夫妻、父子、君臣之间保持的一种互动的人际关系。其背后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互动的次序与结构,有每一个人所关心的老吾老、幼吾幼,长其长、亲其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与关系,这也是维系家国天下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仁。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必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作为一个辅佐国君的大臣,其效忠家国天下必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就很多,如:
子张问仁,子曰“恭、宽、信、敏、惠”。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观过斯知仁矣;
井有仁焉。
某种意义上讲:整本《论语》都是围绕“仁”进行讨论的,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有“仁”,就像核桃一样,仁在内心深处,我们看不到,我们被坚硬的外壳所包裹,被世俗的名利所诱惑,被个人的眼光所局限,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不仁”状态,我们做了许多过头的事情,甚至违法犯罪,直到某一天,才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个善就是仁,这个善就是良心,这个善就是道,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可以相像,始终保持仁的状态,能够悟道是多么艰难的事。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34:仁与不仁
2018-6-27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