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设计,超乎你的想象
我是做文字工作的,平日里常常要与设计师合作,出版过很多刊物,有刊号的、没刊号的一大堆。
但是,说句心里话,文案与设计师的默契非常重要,毕业这几年,我很少遇到一个设计师把我的文字衬托得精美绝伦,让人啧啧称奇。
突然,一组中国34个城市的字体形象闯入我的视野,我好像找到了那个可以读懂文案内心的设计师。
他是石昌鸿,80后,200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现为贵州上行设计合伙人,也是该公司的设计总监。
基于对他作品的欣赏,我大量查阅了他的资料,作为一个年轻的设计师,他有着80后的韧性和90后的天真。作品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本真的,尤其是那些纯粹的艺术创作。
这一组城市字体设计就是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做出来的,做的时候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仅是因为有了灵感,差不多构思了一个月左右,他就动手了。
起初做了“桂林”这两个字的设计,后来慢慢的,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了解和钻研,草图画了一大堆,每一个设计都是经过反复的修改、推敲和斟酌的。
河南、湖北、四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断断续续做了两年,一共完成了34个城市字体的设计,最终,一鸣惊人。
我说:“你的设计超乎你的想象了,插上了自由的翅膀。”
他语音回复我:“其实这些都来源于生活,我是一个对生活很敏感的人,非常喜欢关注生活中微小的细节,设计作品不能完全天马行空,要说得通,灵感就是从生活中提炼、提纯的。”
除了设计,我别无他求
我问:“除了设计,你还会其他的吗?”
他说:“不会,我总觉得我天生就该是一个设计师。”
其实,他学过画画的,以自学为主,但他的绘画作品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后来有了设计课,很多鬼马的想法一下子跳了出来,全部体现在了设计作品里面,意外地收到了很多掌声和赞美,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设计。
这样讲来,似乎每一个成功走过来的人,都是因为受到了鼓励,获得了无与伦比的自信,从而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毕业后,他的同学纷纷转行,有的考了教师资格证,有的回家做生意了,只有他笃定地说:“我要做设计师。”
从初出茅庐到现在名声大噪,他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六年,坚守在贵州,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用心感受每一次内心的悸动并诉诸于设计,让设计不单单是商业需求,而是文化的延续和象征。
我不知道那些转了行的设计师去了哪里,也许换了一个梦想也可以过得很好吧。
当他潇洒地说出:“我就是要做设计,你管得着嘛!”我突然想起汪曾祺先生的一段话: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嘛!
设计与修心
《设计与修心》是石昌鸿即将出版的一本书,里面一共有八个章节,目前已经完成了前面的五个部分。
前面三个部分的内容他已经陆陆续续在一些网站上发布了,第四期做的是二十四节气的设计,第五期则展现了一些他比较喜欢的一些中国古代圣贤的人格魅力。
他说之所以要做这么一本书,是要给自己一个挑战。
他想通过这个系列的作品,让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完全不受商业性的束缚,打破枷锁,随心而做。
在他看来,只有放下那些前期的所谓的经验,偶尔给自己清零和减负,才能做出极具艺术性的作品。
然而,巧的是,这些艺术作品同样也能得到商业的认可。
他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做到商业设计和艺术创作相统一的,工作中就是长期的商业设计,工作之余思考艺术创作。
久而久之,二者融为一体,设计便也渐入佳境了。
所谓修心,无非是静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仅此而已。
人嘛,总要做点自己喜欢并且让别人也享受的事情啊。
写在后面:
采访石昌鸿先生的时候有个小插曲,我起初是在微博向他约访的,他看过我的文章之后,决定接受我的采访,并给我发了自己的微信号。
我就在微信上跟他聊了起来,聊到一半,他突然问我:“你是微博上采访我的那个记者?”
我说:“是啊!”
他突然一阵抱歉,因为最近加他为好友的人太多了,他把我当成了一个业内同行,聊的都是设计上的事,哈哈哈。
还好我接触了一点点设计,能聊得起来,不至于冷场。后来,我们愉快地聊了一个多小时,甚至忘记了吃午饭。
最后,我帮你们问了一个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如何才能做一个好的设计师呢?”
他很诚恳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不是天赋,不是平台,而是努力,坚持不懈地积累和努力!”
你们知道吗?他每年都要收集很多很多国内外的资料,分门别类,存在不同的硬盘里,据说那些资料所占的内存已经无法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