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我们知道了很多名人,托尔斯泰,孟德斯鸠,陶渊明等等很多,但我们也只是知道个人名而已,却不知道他生活哪个年代有关他的事情,他写这部作品当时的社会背景,这部作品又是在何种情况下写出的,不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深刻理解这部作品。
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中国诗词大会》很火,一个高中生武艺姝得了总冠军,有人评价“武艺姝身上有所有对古代才女的想象”,想一下一个高中生她能会2000首古诗词,她是怎么做到的?靠背,我想不能只靠背诵吧,她能从古诗词中发现美的东西,正是这种美的东西吸引她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当时社会的背景,才能让她更好的记忆古诗词。
《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董卿在每次开场时和衔接选手之间所表现出的诗词功底也让观众耳目一新,原来董卿有这么高的诗词造诣,而翻看董卿的履历才知道,她从小父亲都严格要求她的学习,严格到让她以为他不是她的亲生父亲,而现在董卿说:她要是几天不看书就像没洗澡一样,可以想象读书已经成为董卿生活的一部分。习惯如此,怎么会没有她在诗词大会上的表现呢?
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引导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是父母一个大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