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现象越来越明显了,我看一篇文章,发现自己的思维经常会断开,有点出戏,看了几段话之后,发现一句话,这才明白作者是在说什么,然后根据这句话顺着向前找,哦,原来这几段话都是在说这一个问题的,为什么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事儿,非得写那么长呢?
接着,我去读自己写的那些文章,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很多一两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儿,偏要写上一两段,正着说,反着说,重复着说,唯恐别人不明白。好像要说明白一件事儿,没有个几千字就显不出水平和层次似的。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会告诉我们硕士毕业论文起码要比本科毕业论文长一些,那博士论文必须要达到一本书的量才可以,否则怎么对得起那个学位呢。
可是字数的多少真的与文章的含金量是正相关的吗?实际上要说的观点一直都是那几个点,但为了写出来的东西更像一篇有学术价值的东西,要不停地扩充,把一点分成几个点说,把所有的相关方都拿出来说一通。时间长了,我们养成了习惯,表达一个观点时,非要撸起袖子,往死里敲字,其实要消灭一个观点都最好办法不是把它拎出来自生自而是让它湮灭在文字里去,很多人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不再相信自己的表达能力了,怕自己说不清楚,别人听不明白,嘴巴不停地说。
文字有其自身局限和优势。比如要写一个美女,即使使用再多的文字,从她的头发丝一直描写到脚指甲,我们仍然无法直观地看到这个美女到底美成什么样儿,我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积累加上想象在脑子里构建一个美女。文字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来显影的,文字的魅力也在于此,过多的描述反而会抹杀掉接受者想象。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就是使用大量繁复的描写来体现故事的真实,但越是详细的描写就越可能暴露出文字与现实的差距。他实际上是通过细致的空间上的描写给阅读者造成一种错觉,一种现实的错觉。如果非要追求那种毫发的细致,干嘛不去看纪录片呢?
有人说形容词副词是不可信的,其实名词更不可信,程度与描述好歹是在共同的指向前提下的,只是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但名词直接会让两种八杆子打不到的东西跑到了一起,你说「地瓜」的口感如何,我拼命的理解你所说的词语反映到我的舌尖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结果却发现,你的地瓜是长的,我说的地瓜是圆的可以剥皮的那种……
可说来说去,写东西到底在写什么?其实我们只是在用逻辑表达观点,你只需要写明白你的观点和背后的逻辑就可以了,没有逻辑的东西你当然可以写,但就不要指望别人可以看得明白了。
那些个美食你说得再口水直掉,我也实在不知道那个东西吃到嘴里是什么样的感觉,让想我知道只有让我吃到嘴里,说那些别的都没有用。美女也是,你根本无法说清楚,还不如让我自己去想象。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就是这样的,大家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