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聪明,只是贪玩,如果他肯好好学习的话,一般的孩子比不过他的。
说这个话的时候,他的爸爸带着无奈的笑容,语气里却透露着骄傲。
父辈的人都觉得很有道理,并纷纷表示赞同,他更觉得得意洋洋,作为同龄的我们,一点都不爱听这种话,因为乖巧的我们被认定为一般的孩子,而那个成长上窜下跳,欺负同伴的男孩却被认为是聪明。
你的童年里,是不是有一个喜欢捣乱和调皮的同龄人?他还受受关注,冠以绝顶聪明?反正我的童年里,就有那么一个我不喜欢的伙伴。
我曾为父辈觉得调皮捣乱的孩子聪明而愤愤不平,但终究,曾经那个捣乱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没能从正事上发挥他的优点,直到成年仍有各种问题让父母操着心;而我们这些乖巧的孩子虽很普通,却健康向上,让父母放心。
今天读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我忽然就释然了,原来曾经的有关“聪明”夸奖,虽给我们带来了不快,却给这位伙伴带来了更大的伤害。
讲这个话的父母,其实是在害孩子,因为孩子会潜意识的认为自己捣乱、调皮是聪明的表现,从中获取优越感,并且马上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去努力了,万一没有获得想要的成果,那不就是证明了我不聪明吗?算了算了,我还是继续捣乱调皮吧。
做父母真可谓处处雷区,以后还得谨记这类话:你只是粗心,如果细心的话,你肯定能考全班第一;你比大多数孩子聪明,只是没有努力;我只是没有时间,如果有的话,我做的比他好多了……
原本这世上,如果没有如果,只是原本只是,抛开假设,用正确的思想与观点去对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