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海煦
一般人从三岁起,通过看、学、说、做等等,了解认识我们看到和感知到的世界。
其实,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或者更确切地说,从我们成为一个生命体开始,从胎儿时候起,我们已经开始感知我们将要到来的这个世界。
修行为什么要说是从三岁开始呢,因为按照一般人生长发育的过程,三岁这个年龄段,具有了比较好的主动与身外世界交流和互动的思维架构,可以比较熟练地应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恶和其它诉求。
胎教和早教适宜在三岁前进行,三岁后开始上幼儿园讲得也就是这些个道理。
有人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其实父母只不过是最亲近孩子的老师,这个老师当的好不好,关键要看父母是怎么说、怎么做。
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你的样子在孩子身上像镜子一样印照出来。
孩子像神一样地存在着,照射出我们成年人的丑陋和恶俗;有人直接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我看不为“过”。
慊卑是什么?修行的人肯定愿意认下这个“过”。
这里讲到的成人,不仅仅是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老师、官员一应成年人等全部在内。
有孩子的家庭是幸福的。有小小孩子的家庭更加幸福。孩子像活的教科书,像有温度的动画片,回放我们成长的历程。
孩子的成长我们有幸见证和陪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孩子也是伟大的,是天使,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教官、考官。有小孩子的家庭,该是成年人修行的最好道场。
我们虔诚地向孩子学习,学习他们的天然、本分、纯净;学习他们的善良、悲悯和关爱。
如果说孩子身上也许会有许许多多不好的毛病和缺点,那也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被大人们有意或无意传染所致。
人这一生无法摆脱的磨难也便如此展开,修行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趁着孩子还小,这一刻起,我们成年人,知道我们该怎么做,该做什么了。
榜样很有力量,可是,谁是谁的榜样,谁该是谁的榜样?修行的过程中我们会明白这一切。
修行的路上,孩子、苦难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让心灵回到出发的原点,修行也许就是一场圆满。
孩子的天空是蓝色的,是纯净的;也是自由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