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吴军老师的专栏讲得是人类为什么要上火星。为什么人类不把用在探索外太空这些看似和我们日常生活无关的科技投入、这些巨大的资金用在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现实的问题,比如贫困问题、饥饿问题或者污染问题上呢?
1970年NASA最初开始火星之旅的研究时,非洲赞比亚的一位修女给NASA的副总监斯图林格博士写了一封信,质疑在非洲孩子还吃不上饭时,NASA还要花十多亿美元研究火星登陆,要知道当时的十多亿美元足足抵得上今天好几百亿美元。
斯图林格博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探索宇宙的必要性:
一、今天看似无用的科学探索在未来可能有巨大的用途。比如显微镜的发明,这个在当时看来并不能救治病人的仪器,后来在医学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无线通信技术,就是60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床垫中的记忆海绵,就是NASA为了太空旅行而发明的。
利用航天技术,人类找到了很多新材料、新方法,开发出最好的工程系统和可靠的制作流程,这些都能够用在很多地方。每年,大约有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这些技术打造出更好的厨房用具和农场设备,更好的缝纫机和收音机,更好的轮船和飞机,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和风暴预警,更好的通讯设施,更好的医疗设备,更好的日常小工具。
二、探索太空时发明的很多技术直接用于了解决人类饥荒问题,比如通过遥感和气象卫星帮助农业生产等等。
三、开展探索太空这样的顶尖工程项目,可以使全人类的工程绝对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四、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科学探索中来。
之后吴军老师还补充了一点:地球的生态系统其实非常脆弱,一颗小行星、一场核战争、一些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等等,都足以摧毁人类的整个文明。这些事情或许在一个世纪内不会发生,但在一千年、一万年这样的时间跨度里发生的概率并不算小。探索外太空或许能够为人类的文明找到一个备份系统。
一项新的技术在发明出来时可能我们并不知道到底能够用在什么地方,直接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很多技术总能够运用在各种之前意想不到之处。这就像我们学知识,学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不知道有什么用,等到自己学到的越来越多,才慢慢恍然大悟,原来还能用在这里啊,这就是积累所带来的意外连接。
不论我们做研究还是学知识,不要一开始就定性说这个没用,不去学不去用你怎么能够知道以后有没有用呢?有的人觉得“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选择不去学,有的人却因为同样的“不知道有什么用”而选择去学,因为他们觉得说不定以后有什么用呢。你看,同样的出发点竟然神奇地导致了两种完全相反的行为,而正是二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前者只会循规蹈矩,而后者常常能发现惊喜。
这就是从长远的时间观来看问题,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弊,少部分人会从很长的时间跨度来衡量,长久下来,后者自然更能应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能够更加从容,也更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惊喜。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看当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迎难而上的人哪一个不是早早就、甚至是无意地积累了五年十年呢?在现在这个内容创业的时代,当然是那些积累了很多年写作经验的人的机会,可是他们在一开始写博客、写文章的时候,谁能想到几年后会迎来这个内容变现的浪潮?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很多人困惑的问题:
知道那么多和衣食住行无关的事有什么用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在面对浩瀚深邃的大海、俯视连绵不绝的山川,仰望遥不可及的银河、看到《星际穿越》等探索宇宙的影片时,心中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敬畏感,对,就是那种看到一种比自身伟大得多的事物时,感受到的,自身的渺小。
这种敬畏感同样会出现在读到很多让我惊艳的、在我认知范围之外的、精彩绝伦的思想时,它让你想要去探索未知,想要去一窥这个世界隐藏的奥秘,它打碎又重塑你的世界观,它让你了解宇宙之大、历史之漫长,它让你见过了这些大事,就不会囿于日常琐碎的小事。它让你知道,可能你九九八十一生都无法穷尽这些奥秘的冰山一角,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你有多谦卑,你就会有多快乐 。
这是毛姆写的月亮与六便士,也是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世俗压力之下时,心中的意义和希望。这同时也是一种信仰,它的名字就叫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