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顾名思义,就是指天生的人才。英文称之为genius,由gene(基因)一词衍生而来,意思是由基因决定的。
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相信,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天生就拥有非凡的才能,能够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可是你没有想过,那些关于天才的传奇故事,其实是一个“自证预言”式的逃避和自我否定。
当我们在听莫扎特6岁欧洲巡演、帕格尼尼一根弦演奏小提琴等等这样的天才故事时,会有什么感想?
大多数人的第一个想法是:这太不可思议了!我肯定做不到,我不是那块料。
然后就自然而然地放松甚至放弃了自己本来很感兴趣的钢琴或者小提琴。
所以你看,这类天才故事所起的作用根本不是鼓舞人们向天才学习,恰恰相反,它是在刻意强调普通人与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最终使人望而却步。
不过最终还是有人发现了这一可怕的“魔咒”,提出了“一万小时法则”这个神奇的观念:强调普通人只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练习,也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甚至能够达到天才的水平。
但是这个“一万小时法则”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也很不靠谱。它只揭示了天才之所以成功的一部分秘密,即长时间的练习。可是究竟应该怎么去练习,它却没有说明。
于是就有了今年这本大热的畅销书《刻意练习》,来全面揭示天才们所掌握的奥秘。
这本书篇幅不短,不过它与大部分欧美作家写的实用类图书一样,观点非常简单明确,但是用了很大一部分篇幅来用科学、实验、分析等等数据论证和支持其观点。
我们真正所需要的干货,其实就只有那么几段话。浓缩起来就是,天才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这三个环节:
勤学、苦练、专注。
这三个环节,其实是在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怎么学习技能
对于每个领域,每个人在一开始都是一个“小白”和“萌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
而学习又有两种途径,一是找个导师跟着学,二是自己摸索自学。
显然第一种学习途径更高效,一个好的导师往往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健身教练、英语教练、演讲教练等等各类行业专家越来越吃香的原因所在:时代在极速变化,我们的技能需要不断更新才能保证不被淘汰,而快速学习一门技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好的导师。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按照导师的指导,学习该领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要理解并学会运用导师教授的方法和技巧。
可能你会说,我没有钱和时间去找一个导师来教我。那该怎么办?
诚然,想要学习的人很多,但是好的导师却屈指可数。那怎么样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呢?
答案其实就摆在你的眼前:书籍和互联网。
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问题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知识太多太杂究竟该如何取舍。
你可以先了解一下某个领域有哪些非常出色又愿意分享经验的人,然后去搜寻他的著作、评论、演讲等等资料,从中梳理出他的经验和方法,自己再慢慢消化理解。
这样的学习方式其实花费不多,关键就看你愿不愿意用心去学习。
当然,如果你实在找不到导师,也搜寻不到有用的资料,那就只能靠自己摸索了。这是一个更加痛苦的过程,效率也更低。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下去,也必有所成。
《我最想要的记忆魔法书》作者多米尼克•奥布莱恩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位记忆大赛选手在3分钟之内记住了一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这让他既吃惊又羡慕不已。
他也想掌握这样的记忆诀窍,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人愿意给他帮助,他也找不到成熟的锻炼记忆力的方法。
但是他不想就此放弃,他认为既然别人能做到,自己也一定可以。于是他开始闭门自训,绞尽脑汁摸索记忆一副乱序扑克牌的方法,最终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初步掌握了路径记忆法。
后来,他将自己的方法不断完善,并全部分享出来,给那些想要学会超强记忆术的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比如我按照奥布莱恩的方法训练了不到两个星期,就能够在2分钟内轻松记住一副乱序扑克牌,比当年震惊了奥布莱恩的那位比赛选手还快了一分钟。
这就是一个好的导师的力量。他能够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直接把你指引向成功的终点。
所以,如果你想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想办法找到一个好的导师,用心跟着学就对了。
2.怎么锻炼技能
学习别人的方法只是第一步。知道了该怎么做还不够,一定要亲自动手去实践。不然懂得再多也毫无意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她自幼博览群书,天下武学几乎没有她不懂的。别人招式刚出,她立马就能指出破解之法。
可是她本身并没有练过武,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弱女子。行走江湖之时,要么是跟着表哥混,要么就是痴情郎段誉护着,不然根本寸步难行。
再说我自己,我前段时间开始试着阅读英文原著。读着读着感觉也并没有那么难懂,许多精彩之处我甚至都能默诵出来。
然而有一天,我想大声读一段精彩的段落,我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结巴。
一个短短的句子,我试了好几遍,愣是读不通顺。可是那些单词我都认识,也都知道该怎么读,但大声读就是会出错。
原因其实想想就明白,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练过英语口语。
那些词汇、句子我都明白,也都知道读法,但是因为没有练习过,所以一张口就乱了章法。
所以刻苦的练习,是掌握一门技能的核心所在。这也是“一万小时法则”的立足之处。
不管是什么样的技能,你从别人那里学到方法,还不能算是你的。只有经过自己反复地练习,熟练地掌握了方法,这个技能才真正属于你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天才莫扎特,他的父亲是个音乐教师,自幼就开始接受专业的音乐培训。他拥有当时人们认为十分罕见的“完美音高”,这也正是他的天才之处。
可是到了现代,日本研究研究人员按照莫扎特的训练模式,居然一次性培养出了24个具有“完美音高”的孩子。
这就很有力地说明了莫扎特的天才之处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的专业训练打磨出来的。
而这个方法其实是可以复制的,要做的就是刻苦地、长时间地练习。
3.怎么寻求突破
前两个环节其实没什么难度,只要肯用心,加上持之以恒的反复练习,人人都能做得很好。
真正具有挑战性的就是“专注”这个环节,正是这个环节使得天才从普通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中的大神。
莫扎特6岁开始巡演的事情,别的孩子稍加训练也可以做到。但是他成年之后创作的那些动听的曲子、美妙的歌剧,则是他的独特之处,算做是他天才的表现。
这其中有他数十年如一日地专研音乐的不懈努力作为铺垫。他的心思几乎全部放在作曲上,调动大量的大脑细胞来不断寻找适当的曲调。
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在练习一项技能的时候,刚开始会进展神速,但是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标准的不断提高,最终我们会碰到一个瓶颈。
能不能突破这个瓶颈,就看你够不够专注。
如果没有专注地去练习,那么重复一万个小时练习钢琴,你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个莫扎特。甚至你会发现有些地方还不如刚开始练习的新手。
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做到专注练习?
其实也有三个环节要做,即集中精力、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所谓集中精力,除了指我们通常理解的做事时全神贯注以外,也还有另外一个深层含义,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你的头脑里都放着你正在练习的技能,你的所见所闻甚至是夜间所梦都能够随时联系上你的技能。
例如喜剧大师卓别林,他在逛街时看到有人上楼梯时不慎摔倒,这本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他立马想到怎么去把这个事情改编成一个笑点,放到他的新电影中。
卓别林的电影当然谈不上什么特效,他所做的就是集中精力,关注身边的一切细节,然后思考怎么去将其变成笑料呈现给观众。
至于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则是相辅相成的一对。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不合适的地方,然后去寻求解决之道,接着继续练习,又发现另一个问题,再去想办法解决……
这是一个螺旋上升式的进步轨迹,应了那句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仍以奥布莱恩为例。他在练习记忆随机数字的时候,先是给0-9每个数字赋予一个字母,然后再四个或五个数字划为一组,用对应的字母编写故事进行联想记忆。
刚开始这个方法效果很好,帮助他轻松记忆了很多数字。但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多,他发现这个方法越来越难使用了,因为他要不停地编写各种各样的故事,这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从而影响了记忆力的发挥。
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想既然每次都编新故事这么难,那我干脆就把这些数字固定下来,对应一个固定的对象,每次记忆时直接调用就可以了。
遵循着这个想法,他又不断试错,最终创造出了自己专属的一套记忆系统:把00-99每个数字对应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记忆数字时直接两个数字一组转化成对应人物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帮助他突破瓶颈,用更短的时间记住了更多的数字。
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多少知道了天才们所掌握的法宝了吧。
别再犹豫,别再怀疑自己。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天生奇才,有的只是用对的方法、付出加倍努力、专注突破自我的成功者。
而这些都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完全可以做到的。
坚持去做,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