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拜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其中关于孩子的溺爱部分,让我发现对于我们家儿子(现已11岁)的教育那都是错误的,由于刚当上妈妈,一个神奇的小生命出现在我生活中,“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无时无刻不在为他考虑、为他服务。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多的不良习惯如今很让人头疼。如今的孩子也是曾经自己的不当教育的结果,父母有很大的责任。暗暗下决心,女儿(现2岁)的教育我不能再像一个盲人一样摸着石头走路,看了好多育儿书,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妈妈,争取做个“有文化”的妈妈。
《卡尔威特的教育》,关于孩子的教育阐述的非常全面,大到道理,小到如何做,做些什么,都描述的很清楚细致,给家长很多参考。我们教育培养孩子最重要一点也是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自立,从小我们就应该把这种思想带入到生活中。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不要替他做在对小卡尔的教育中,老卡尔一直遵循着一个准则: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一定不要替他做,而是让他自己去做。如果替孩子做他原本能做的事情,会打击他做事的积极性,也会让他失去自我实践的机会,这就相当于父母在对他说“我怀疑你的能力和勇气”。
一个孩子的父亲早早就去世了,母亲对他更加疼爱,他都已经4岁了,母亲还喂他吃饭、给他穿衣服。等他再长大一些,和他同龄的其他孩子都能够生活自理了,而他仍需要母亲的帮助。有人提醒这位母亲,孩子应该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而母亲却说,儿子现在是我的一切,就算为他牺牲再多,我也心甘情愿。
事实上,这位母亲的做法对孩子的发育是有害的,就好像在向儿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你是无能的,是没用的”。如此一来,孩子将会对母亲产生强烈的依赖性,他只顾着自己玩耍,不想学习做任何事情。如果母亲有一天不再这样照顾他了,他就会感到失落。
这位母亲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无私的,实则是自私的。因为,她忽略了儿子成长发育的基本需要。如果她一如既往地替儿子做所有事情,那么他就没有勇气再和同学们在一起了,他会因什么都不会做而自卑,甚至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而且,他将面临一个毫无准备而又陌生的世界。
如果父母总是替孩子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告诉他,我们的能力比你强,经验比你多。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畏畏缩缩,缺乏勇气和必要的能力。如果孩子失去了独立能力,那么他又怎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在平时学走路、穿衣、穿鞋、喝水、吃饭等等生活琐事中,我们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事事代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应该指导示范,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其中不要催促,并及时给于鼓励“你可以的,慢慢来,如果不行,妈妈会帮助你的。”
在尝试过程中,孩子有时会以哭闹来“要挟”大人不愿意去尝试,那就不再理会他,其实他用哭闹去试探母亲,孩子发现哭闹不能引起母亲的同情,很快,孩子就会放弃这种方式去取得大人的妥协,独立首先要从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上开始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的。
在德国古代,人们都会把儿童当成一个独立的成人来对待。贵族们经常让自己的孩子到其他贵族那里学习如何做一名真正的骑士。他们认为,孩子在离家独立成长的过程中,会具备一个骑士应有的素质。可以说,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孩子的能力有限,性格特点发展得不完善,但是为了培养他自立自强的品质,父母应肯放手让他去锻炼,这比向孩子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当孩子感到不安的时候,会本能地到父母那里寻求慰藉。因为,孩子知道父母的爱会给自己带来温暖。为了一直保持这种感觉,有的孩子可能会以父母为情感的支点。殊不知,这样的孩子非但不能独立支配自己的情感,还可能要接受他人对自己情绪的支配。一些孩子甚至还产生了心理障碍,没有自我感觉,从心理上无法满足自己,思想、价值和行为都只能依赖别人。他们所依赖的权威体系一旦崩解,他们就会陷入一种绝望而危险的境地。
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他不借助这样或那样的依赖就形成了自己的意向,作出了自己的决定。自我实现的方向将会给孩子以指引,他也会按照这种指引履行自己的动机。由于孩子的依赖意识相对而言更具隐蔽性,所以这就对父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父母必须清楚自己对孩子的爱,看看是否有这样的表现:虽然知道应该让孩子独立,但是由于害怕失去他,便希望他生活在自己为他安排的状态中。
如果父母替孩子做很多事情,就会使他丧失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告诉他:你什么也不会做,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无法生活。孩子一旦步入人,而是需要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能力。
从小鼓励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尽管他笨手笨脚,尽管有时候他的“劳动成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我都会鼓励他。我认为,房间有没有变干净,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他认真去做了,这就足够了。我深信,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锻炼,才能变成一个有用的人。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当孩子做事失败的时候,父母绝不应该用言语和行动来证明他的失败。我们要清楚,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事情没有成功只能说明他的经验和技巧有待提高,与他本身是不是愿意做、是不是无能没有直接联系。父母只要负责地、耐心地指导他的行为就可以了。
孩子既然有能力犯错误,就有能力去改正错误。父母既要让孩子不害怕犯错误,也要让他敢于改正错误,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尽量鼓励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遇到了问题,我们要鼓励让他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做有利于培养他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另外,特意锻炼孩子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让他学会做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不仅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发挥兴趣爱好。这样做不是把他束缚在条条框框之中,而是要让他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让他真正地完善我。
孩子在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会感到束手无策。尽管他那幼小的生命脆弱无力,但是他仍有勇气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学习着如何解决问题,从而让自己能够适应环境,并使自己慢慢融入世界中。尽管孩子看上去弱小而无力,但总有一天他能立足于世界,成为一个强者。为此,我们要付出全部的爱,帮助他学习那些不懂的东西,帮助他尝试着融入他眼中的这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