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成为了热议对象,文中很多晦涩难懂的语句,引用了很多西方哲学哲学家和哲学专业词汇。部分网友认为作文引用得当,尽管有些词句佶屈聱牙,但给满分无可厚非,而部分网友认为文章纯粹堆砌词藻,故作高深,给满分不当。
说实话我并不能看懂这篇作文,也并不想讨论这篇作文,我主要谈谈对于文章写作的一点看法。
在我学生时代,印象中我的老师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写作,他们要求最多的就是要我们写日记,摘抄,而对于日记写的怎么样,或者摘抄有什么问题,老师从未做过点评。
那时候的我们都喜欢抄些华美的句子,大多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同样的,写作文的时候也是些华丽的词句的堆砌,并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不知道老师能不能读懂,然而我的老师竟然也推崇我们作文方式,甚至会被评为好的作文。现在回想,让我不得不感叹教育的地区差异之大,主要在于教师的素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能分辨出哪些文章是好的。
在我看来判断一篇文章好与否,关键在于真诚度,而这种真诚是能够从文字当中感受得到,那些由华丽词藻或者名人名言堆砌的文章大多给人虚假,浮夸的感觉。过多名人名言的使用也会让人感觉作者本身似乎没有太多的个人观点。
好的文章往往用最简单,朴实的文字阐述深刻的道理,让最简单的文字组合产生一种奇妙的美感。
然而,要做到绝对的真诚是很难的。真诚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诚实,二才是真诚。诚实即忠于事实,准确的表达事实本身,不歪曲事实,不带偏见,不添油加醋;真诚即是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不做作,不矫情,不不懂装懂。
但是要做到绝对的真诚其实是很困难的,首先就诚实而言,有时候我们并不能看清事情的全貌,我们以为的真实并不一定是真的;其次受制于社会伦理,我们不可能完全忠于自己的内心,另外,有的时候我们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
因此,要做到文章写作的真诚,需要写作者对整个自然社会有着深刻的见解,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有着清晰的自我认知,这些只有非常成熟的写作者才能达到。作为年轻写作者来说,写作初期总会有点“装”,因为局限于我们的见识和阅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通过刻意使用生僻字和专业术语等来进行写作炫耀,那就像跳梁小丑一样可笑。
当然,目前的我还远远未能达到我所说的真诚,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