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个哥们儿在网上聊天,他人在外地多年,二十几岁才开始学着做饭,养花,一个人充实的生活。
转眼我们两个同龄人已经三十五六了,都娶妻生子,工作稳定,收入不相上下,身材不相伯仲。不出意外,能像过去那样攀比一下的,也就剩将来拼孩子了。
但那天他于微信中发下宏远,他要学电子琴,然后学上那么十几首曲子,哪天忽然回乡震慑我们一下。我说哥们儿冷静,我没记错的话,你好像连简谱都得算着唱。他说他有信心能学会,他认识一个电子琴老师,三五年内,必有小成。
我像过去一样劝导他,我说古人言三十不学艺是有道理的。大家这个岁数都忙于生计,回家又得照顾家小,你有什么精力去扣琴键去?何况你放眼望去,咱们这个年龄段的,真要提升一下自己,也是在自己专业上深造而已。咱又不是小孩子,哪有大把时间可以探索新鲜事物。
那头沉默了一段时间,弄的我以为话说重了,就在我打字想往回圆的时候,他发来一条消息:亮亮,你再想想,我们其实比孩子要自由。
我说不可能。
他说真哒!你看啊,首先小孩子才是越长大时间越不充裕,大人反倒是越来越有空。
现在小孩子从童年里就接触培训班,绘画、武术、堆积木……看起来有大把时间探索新鲜事物,但很快他们进入九年义务教育,就要逐渐消减兴趣爱好的时间,给课业让路。一路让下去,到了大学,能不能想起自己还有爱好都很难说了。
你再看大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得费心思盯着他们的安全、学习情况、成长变化,又得上班,确实挺忙的,但随着孩子长大,需要花费的心力会开始越来越少,业余时间会越来越多,直到孩子不用再盯着,有了生活自理能力。大人就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了,在工作之外,基本都是空闲。
想想是不是前景一片光明?
其次,孩子对世界的见识,远不如大人。
一个处在童年的孩子,具备的见识取决于大人,是大人构造了他的见识。
所以你看大多数孩子不是学画画,就是报个舞蹈班、跆拳道什么的,也不见得他们那么钟情这些,是大人有意识的让他接触这些。进一步说,孩子有多少类培训班的选择,取决于大人知道有多少兴趣班可报以及他乐意孩子报哪个。
你再看大人,在选择上有更多的选项,不同的格斗技、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理工方向等等,大人选什么,取决于自己。
最后,孩子的好奇心有被教育过程扼杀的危险。但只要有条件,大人基本上可以保持好奇到死。
家长的期待,课业的繁重,被教育体制化,都会扼杀一个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很多孩子最后向功课妥协,因为这样可以让家长和老师高兴,少唠叨两句。
然而大人面前,除了默认失去管教精力的老人,没有人再有权力刻意阻拦他了。只要有条件,他可以在余生尽情的接触自己好奇的东西,抛开能不能成不说,至少没人扼杀他的意愿。
最后,哥们儿大概是手酸了,改成用语音跟我说:眼前的繁忙与身不由己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抱定一件事,一个信念,在忙里偷闲中挤进度,终有一天,可以迎来大把时间钻营的春天。
他在我回味这些话时他去吃饭了,而我看着身边熟睡的孩子,她很快要从幼儿园毕业了,进入课业繁忙的十几年“有期徒刑”。孩子真惨!不知道她终于熬到大学后,还记不记得自己热衷绘画。
而我自己呢,真的不再给人生添加新本事了吗?确定要将余生的骄傲和成就感都施压给孩子吗?可无论他们未来是马云还是爱因斯坦,那都是他们的人生啊。我最多落一个谁谁他爹的威名。为什么我不去争取自己的骄傲和成就感呢?
那么来吧,爱好哇,反正有大把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