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庐医话 |四脉之学

文 |观心居士

中医二部,一从法入,一从理入。法入者,若《伤寒》。理入者若《内经》。

法,即药法。欲彰药法,应知四脉。

人身前后左右,可名四脉。

左半身为阴,名为左脉。右半身为阳,名为右脉。身前名为前脉,身后名为后脉。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而实际人之真火大阳亦发自身后。故负阴而抱阳一事虽为极理,亦不应执之一面。

人之大阴大阳,虽各贯通身,阳中有阴气,阴中有阳气,然其本阴所系,使左身主阴;本阳所系,使右身主阳。

人之左肾为本阴,右肾为本阳。凡习医者,若不知本阴本阳,学则一无是处。

本阴所系三阴。本阳所系三阳。但自古三阴三阳六经之辨,繁复艰深。即令神医现身说法,亦不能时时明辨六经强弱之状。

故六经之事,于今时代习医实际来说,稍知即可。求明辨六经六气,于今人而言,全无实义。

今之初阶医学药学,若明四脉,已是了不起之成就。若明四脉,其实用意义,比妄求六经,要有用得多。

四脉之学,于今之药学实用而言,意义甚大。

我常见中医不知四脉,而误用药之事。譬如白芍,其药气入左右脉。

白芍本来主入左脉,倘患者左右脉虚,无论是左脉虚还是右脉虚,二脉任何一脉虚极,白芍之寒,俱有致命之弊。

黄柏本来主入右脉。倘患者左右脉虚,无论是左脉虚还是右脉虚,二脉任何一脉虚极,黄柏之寒,亦有致命之弊。

而同为大寒之黄芩石膏,若患者前脉实,无论是左脉虚右脉虚,误服黄芩,或误服石膏、栀子等,均不构成危害,亦不会有明显不适。

又如:梨虽大凉而不妨左右脉。前后脉实而左右脉虚者,食梨断不至有显著危害。

而太阴脾气寒者、太阴脾元虚者,或太阴肺气寒者,太阴肺元虚者,食梨则有大患。若太阴急伤寒者,食梨则肺闭不宣。

此处云虚证者,因何分为脾气寒、脾元虚、肺气寒、肺元虚? 因人之五脏四脉,各秉元气,其元气与寒热有别、与药气有别。

元气非特指先天之气,亦指后天本气。此事可稍记。

四脉之学心法口诀:

左脉肝  右脉心  前脉肺    后脉脾

自古医家不明四脉,著药典药论胡乱发挥者比比皆是。今人以古来各家药论为习,所得多糟粕。

今人若能精研百药各入四脉何脉,于医学正治有莫大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观心居士 高血压的成因,如果上升到严谨理论层面,可能古今的中医、西医都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但在实践中,...
    观心禅院阅读 3,655评论 0 1
  • 文 |观心居士 问: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是否属于阳极变阴,阴极变阳?老师的医理,是阳极抑阴妨阴。阴极妨阳抑阳。...
    观心禅院阅读 3,535评论 0 1
  • 文 | 观心居士 世界上的病,若分门别类,应分为伤寒门(含温病)与慢病门。 慢病调养的至高心法,在正养阴阳。伤寒门...
    观心禅院阅读 4,596评论 0 4
  • 文| 观心居士 白术:性平,气燥。归脾经与三焦。白术的性是指寒热。生白术无任何寒热倾向,属于罕见的性平药物。 与白...
    观心禅院阅读 4,164评论 0 2
  • 文 | 观心居士 人的左肺,真阴主之。 人的右肺,真水主之。 人身真火若壮、大阳若充,则真阴得运。真阴生真水,真水...
    观心禅院阅读 4,19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