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够赢得身边人的尊重,能够获得更多的单子,其提案的成功率可以高达90%以上?
一个无论面对甲方,领导,还是同事,都洋溢着自信,举止言行谦虚,待人对事诚实守信,面对问题能保持理性,在工作方面和综合能力方面都很有能力的人,获得“一击即中”机会的可能性会更高一些。
他们这一批人很多都有着内在的使命感,把自己的每一个案子都当成一个能改变未来,给公司带来长远利益的事业来做,这些不用借助外力,就具有内生原动力的高效能人士,怎可能不获得他人的肯定?怎可能不获得一片掌声呢?
小陈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资深策划,公司大大小小的案子,他基本上都参与过,如果一个人的经验是用时间长短来衡量的,他无疑是公司少有的得力干将。
俗话说的好,一个人对一个领域的成绩,跟时间长短并不成正比,能不能成为专家,和他们有效的学习时间是分不开的。只要达到一万小时的高效深入研究,即使你刚毕业,入行时间不算长,也比那些只知道重复工作的“人形机器人”要专业的多。
一次大型的招聘会后,公司新入职了不少大学毕业生,小陈作为老经验的策划人,分到他手下不少实习期的新员工。
老板看着增加的新鲜血液,就推出了一个新政策,每个老人带三到五个新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给不同的任务去完成,拿到单子最多的小组,组长直接升职,组员直接签订正式员工合同。
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小陈挑了五个实习生,其他的小组基本上都是三个人,只有两个小组分到了四个。
比赛开始前几天,小陈不紧不慢的打开电脑查着资料,喊着实习生小王去给他泡杯咖啡,一天下来实质性的工作都没怎么完成。
一天天的过去了,眼看着截止日期越来越接近,小陈开始着急了,他眼看着其他组的同事拿了一个又一个案子,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提案,他却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他喊来五名实习生开始开会,他问,“领导说让你们几个去找客户,拉活源,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五名萌新面面相觑,眼里的迷茫就像再说,我们是新人,很多流程都不是很明白,不应该是您告诉我们做什么吗?
看着如此不成器的几人,小陈大为恼火,“给你们机会展示自己,竟然都不好好珍惜,等着被公司劝退吧!”
说完拿起公文包气冲冲的走出办公室,试着联系看看以前合作过的客户,有没有再次合作的机会。
跑了几家公司都没有见他,好容易遇到一家愿意和他谈的甲方,会议室内,甲方代表问他了一句话,“你有没有和我们的需求比较类似的提案参考?”
他愣了一下,支支吾吾的说,“来的匆忙,案子带的不全,这类型的正巧没有带来。”
甲方代表不高兴的皱着眉,“那你把你现在的想法讲给我们听听吧。”
他想了想,似乎上个月参加了一个类似的案子,就比葫芦画瓢的讲了起来。
代表边听着小陈的陈述,边用右手食指一下一下,有节奏的敲打的桌面,听的小陈心里毛毛的,终于结束了叙述,甲方问他,“案子还算可以,你觉得放在我们公司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呢?”
小陈讲一个问题看一下甲方的表情,对自己的想法完全不自信,很快甲方失去了兴趣,“陈先生,你的提议我们考虑一下,回去等消息吧。”
满心欢喜的小陈觉得这次一定胜券在握,就安安心心带着自己的实习生开始做策划。
最后的时间还是来了,各组对比了一下分数,小陈所在的组竟然一个案子都没拿到,老板宣布实习期的五人全部不合格,解除劳动合同,而小陈,老板念在是老员工就把他叫进了办公室。
“小陈呀,你是元老级别的员工了,你为公司也贡献了不少,可为什么这几年你仿佛失去了干劲儿,你的工作干劲儿去哪儿了呢?”
“头儿,有家公司给了我机会的呀,只要有比稿就有被捷足先登的可能呀!”
“小陈呀,可是为什么比你晚来两年的小张却稿稿过了呢?你刚来的时候可比他强不少呢!”
“都怪那几个实习生,完全没有工作的自觉!”
老板叹了口气,“小陈啊,你的工作使命感去去哪儿了呢?怎么可以随便推卸责任呢?念在你劳苦功高的份上,我给你个机会,现在到后勤支持部门去报道吧,小元前两天离职了,你去补他的空吧!”
“总经理,能不能让我继续待在策划部,我不想丢弃自己的专业。”
老板抬起头,眼睛亮了一亮,“可以,我给你一个机会,两个月签下五个单子,做到了就回来上班!”
小陈感激的对老板鞠了个躬,“我一定会做到的!”
这两个月,小陈找回了最初上班的原动力,不断地跑业务,不断地积累创意,他又恢复了刚进公司时的意气风发,可最后还是没有完成任务。
两个月一过,小陈自觉的收拾行李准备到后勤部报道,却被老板拦住了,“小陈,留下来吧,如此能干的策划怎么能干端茶倒水的活呢?”
原创职场故事,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