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看这部时间并不长的电影的时候,觉得时间还挺漫长的,后来我隔了几天再回味,加上又阅读了一些信息,觉得这真是一部很幼稚又超级不幼稚的电影,走向两个极端,都让我们这些中间的人,有点如坐针毡。
一半的观众是小盆友的时候,大家都懂,那是怎样的观影体验。但这次看《小黄人》成了个例外,小孩子们完全分为两拨:
一拨是坐我边上那类,一点点声音都没有,全神贯注、身体前倾,彻底为情节痴迷!
一拨是坐我后边那类,整场都在疯狂地笑和叫,无论妈妈怎么阻止都没有用,high爆了,燃爆了!
当时我就深深地意识到,这是一部为了这些10后准备的电影,所以即便我看得是英文字幕版,那些年纪的小孩子并不能认识那么多字,但对他们来说,完全无所谓,情节了然于心,画面跃跃欲试,生动而热情的体会就可以了,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叙事逻辑和语言。
如果你再有兴趣,可以去网上找关于《小黄人》的影评,专业影评人会告诉你,这部动画电影简直就是“心机”之作。虽然我也能从三个主角小黄人登录陆地的时间去推测,这部电影讲述的年代里,包含了民权运动、女权文化的兴起,嬉皮士的反战文化,以及摇滚永不死的披头士风靡全球的日子,但真要再往深了挖各种新思潮文化的内容,讲真,不懂了。
至于里面各种各样的细节画面、镜头可以映射到各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场景,更是……联系不起来了。以至于有些文化控居然还会说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披头士过马路的时候顺序弄错了,我……了个去啊……
虽然此处也可以说,对于美国文化和历史更加了解的人也许对于这部电影里致敬的内容会更容易理解,但我时常对于如今这个世界感到越来越惶恐的重要原因,还是因为互联网让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可以显得我们很无知的聪明人到处都是啊!以及海量的信息里,我们偶尔像溺水的人一样疲于求生!
某晚跟一个朋友聊到一话题:身边有多少人是安于现状,完全不去做向好的改变的?第二天又有一个朋友抛出另一个问题:你所谓的这个“向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同一个标准么?仔细去想,就会发现这两个问题可以导向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思维模式。究竟是向左还是向右,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想到此处,我的人格简直要开始分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