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介绍
罗伯特·B·西奥迪尼,著名《影响力》的作者,全球著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这本书就是《影响力》的续作,书中列出的都是改变微小却影响重大提升技巧,粗暴理解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技巧。
2. 社会认同原理(羊群效应)
书里面的第一个就是介绍“社会认同原理”。社会认同原理就是“从众心理”也叫“羊群效应”:人们的行为会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这个现象也是我们日常中经常见且效果很明显的一个。“如果一条马路上两家饭店,一家冷冷清清,一家门庭若市。大部分人会去门庭若市的那家”。
上面的例子多的是,但从众心理背后原理是什么?从众不单是出于攀比的心态,它的根源更为基本——尽可能高效率地做出正确决定、获得他人的认同、用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作者举了一个现实中的例子:英国税务海关总署在缴税通知函上添加了一句话,该地区的民众纳税清交率达到了86%,这句话就是把该地区按时纳税的真实人数写上去了。这个例子的中,改变成本基本为零,但是效果却是巨大。
前面讲到了一个“从众现象”,那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有意避免从众呢? 实验研究表明:当一个需要衡量的行为被公之于众的时候,与群体划清界限的动机最强(也就是人们想和不认同的身份的群体划分界限的时候 )。比如企业在开发新客户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新客户群大批使用该产品以后,老用户群体为了把自己和新用户群体分开,就不再使用它了。三星的一个广告就充分利用了这个现象:“三星手机发布的一则讥讽死对头苹果公司的广告。画面中,一大群青少年苹果用户在排队等着购买新iPhone。队伍中一个人说,他最近买了一个三星手机,在这儿排队只是为了帮别人占位子。过了一小会儿,观众就看到了他是在替谁排队。原来正是青少年们最不想与之为伍的人:他们那已届中年的父母!”。
在日常工作中,要加以利用“从众心理”,但也要预防“从众心理”的陷阱,因为它会扭曲个人的正确认知。罗辑思维里面介绍过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罐中放满糖果,然后请一群人来猜,这里面有多少颗糖。那你想,每个人猜的肯定差异很大,有的猜200,有的猜1000。但奇怪的是,只要把他们猜的答案一平均,居然和实际的数字相差不多。但是请注意,这个试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参与实验者彼此之间必须互相独立,在给出自己的答案前不能互相沟通。一旦改变实验前提,让大家在给出自己答案之前知道前面人的答案,那结果就会出现巨大的偏差”。
现实的情况一样,现在网上的大V和KOL,他们的观点不断左右着网络舆论的走向。所以从另一个方面看,言论的限制不一定是坏事,柳传志就对这个问题说过自己的观点:“没有民主的素质却要民主的制度,结果是很可怕的”。
所以为了拥有更真实的认知,我们还需要理性对待网上各种“权威”信息,这部分可以阅读《批判性思维》获取更多实用技能。
2. 名字的重要性
你曾经一定经历过这样的事,在一个很吵很吵的地方,比如拥挤的公车或是鸡尾酒会上,虽然周围很吵,吵到连电话铃响都听不到,但是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即使他声音不大,你还是会注意到——这就是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
现有的案例能充分说明,人们的内心是非常重视自己的名字的。那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呢?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清楚而多次的提到对方的名字是个很好的办法。
我自己在日常中,有意的去测试了下,效果却是很明显。和一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聊天中,整个过程我多次叫出对方名字,对方会特别的专注听我说话。
3. 如何更好的让别人遵循承诺
- 让对方主动承诺
绝大多数人都有跟自己许下的承诺保持一致的强烈愿望。哪怕对方只做一个简单的口头承诺,都会有好的执行结果。
作者在里面举个一个例子:找了三位医务繁忙的医生,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展开了一系列实验。在病人打进常规的预约电话,约好了日期和时间之后,工作人员请他们马上大声念出这些预约细节,然后再挂上电话。这个微小的改变产生的成效不算大:我们统计后续的爽约率时,发现这个数字不过降低了3%。
上面的例子中,3%的改变不算大,但是改变这个的成本几乎为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很好的利用这点,比如在安排一项计划的时候,用Email或微信通知到他后,最好让他回复一下是否对内容清楚理解,哪怕只回复一个简单的“好的”作为确认。
- 作出更具体的计划(执行意向)
当我们努力说服别人才去行动时,一句“好的”往往还不足把事情做成。答应后迟迟拖延不做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可以让对方做一个具体的计划,说说他们打算在何时、何地、如何执行这件事。(作者说在行为学中,把这个计划叫“执行意向”)。
在做付费课程的项目中,同行中有为了让用户主动打开公众号并学习,会设计个每日打卡环节。但是往往很多人是对打卡行为没有冲动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执行意向”,让用户主动做个承诺:用几天学习完一个课程,然后针对用户的计划来统计出执行结果。
- 推迟一点儿会更好
比如你想叫一个朋友去参加一个义务活动,若说是本周去,很有可能会拒绝你。若说是下个月去,则会收到肯定的回答。因为你说本周,他们的关注点是“能不能”,而时间更长点时,他们关注的是“应不应该”。
当你想要说服他人接受某个改变的时候,不要让他们立即就改,而是把改变放到未来的某个时段——当然,前提是这个改变对他们有好处,而且符合他们的价值观。(行为学把这个策略叫“未来绑定法”)。
这个效应的利用有,先让顾客体验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付费。若立即付费,顾客可能会产生抗拒心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了立即就会发生的具体成本上。若先体验1个月,顾客就会减少反对意见。
4. 如何为员工鼓劲加油
鼓励员工,我们先看几种方式:1.给予金钱奖励 2. 给员工讲该工作的意义和收获 3. 让用户讲出从某为员工那儿得到的帮助或是从产品或服务中受益。
第一种的金钱激励容易变成一个参考点,人们在将来会拿它做参照。某位员工在这次拿到了奖金,那他很可能会期望下次也会得到,万一得不到了,他的干劲儿就会减弱。金钱上的激励有时也会侵蚀内在的积极性。
第二种效果比第一种好,这种是以“个人好处”的出发点去激励,让员工看到自己的成长和改变,感知到自己的努力和收获是存在的。
第三种是的效果是最明显的。比如我们刷机精灵的优秀客服“边缘大神”,之前经常有用户感谢他的帮助把变砖的手机救活。我想就是他不断看到有用户因他而受益,才会激励他这么敬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