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奇书
读这本书真的很容易陷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种怪圈。
首先这本书真的很颠覆一个人的观念。我们所有的认知来自于我们所受的教育我们学到的知识我们的经历,但是如果我们接受到的信息是被筛选过的呢?而且是别人带着目的筛选过的呢?
我们以为自己的三观很正,但是这三观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是被刻意而为之的呢?
然后就会感慨,原来是这个样子,原来是这个原因,想很多个为什么,那么以后再接收其他休息的时候,会怀疑,会质疑,我觉得一本书能让人想到这些就很不错了。
以前也读过西方哲学史,但是也就是一些观点的罗列,没这么有趣,没这么睿智,更不会产生那么多让人恍然大悟的时刻。
伟大与渺小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一个人真的是沧海一粟,太过于渺小,这个生命存在的几十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有人多人不知道如何度过他们的晚年”。事实上,也有很多的人不知道如何度过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认知太狭隘,我们的观念太局限,我们渺小而不自知,我们在自得其乐。
当你对整个世界的来源,它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哲学科学是什么样的有所了解之后,我们终不会一直狭隘如初。
在每一个一百年,我们思考的问题,让我们觉得困惑的事情,肯定也会有其他人遇到过同样的处境。
不用觉得我们的时代科技发展的多么快,但是人类的终极问题不是科学,科学只是手段,哲学文学艺术思想,这些才是贯穿人类史的永恒的存在。
不必想青史留名,也不必想名垂千古,只要我们能够在现在过得智慧一些,用古人的智慧武装自己不失为最明智有效的方法。
是否在思考
这本书真的是触动了我的一些思考,有的书会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东西是什么样。而这本书,不仅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东西是什么样,还告诉你你为什么以前不知道,你怎样才能知道更多。
陈述事实是很多书的主题,但是剖析原因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就是精华中的精华了。
我们总是被灌输知识,总是在积累信息,但是如果不加思考,任由自己的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那也就失去了头脑该有的意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古人的话说的如此浅显易懂,但真正思考的人能有几个?
我们模式化被制造,模式化生活,模式化老去。
人是一支会能思考的芦苇。
也许思考会让我们有短暂的迷茫,可也终有熬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但是不思考我们就永远是生命的盲者。
阅读是阶梯
小时候偷看大人们的故事会,以为市井生活就是更大的世界。
后来看读者美文萌芽,以为伤春悲秋哲理故事就是人生。
再后来看郭敬明韩寒以为紫醉金迷独树一帜就是梦寐以求的生活。
后来啊刘同又让人觉得奋斗与温情也许是人生的主题吧。
又看到万历十五年,原来历史是这个样子,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
还有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说的就是孤独自傲又普通的我们吧。
一路走来,书籍总是让我们看到了比以前更大的世界。也许现在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书以前认同的观点会觉得幼稚愚蠢,到我们也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地不是吗。
否定曾经的自己,就是进步。
也愿以后能更多幸运读到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