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读书营三连三组的半夏,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本书《非暴力沟通》,看到这个书名有没有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我们的沟通很暴力吗?没有呀?平时都聊的很开心呀!就我自己算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经常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而郁闷或难过半天,说白了就是很在乎他人的评价,而我自己确不懂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我想这就是暴力的沟通,其实生活中不乏这些例子。介绍书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在运用非暴力沟通时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论和冲突,告诉我们如何创造一更加和平,令人满意的世界,真的是一个伟大又厉害的人。
译序阮胤华读了非暴力沟通沟通之后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认为如果我们只看到痛苦,我们的心难免会被乌云所笼罩,被绝望所吞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译者发现人生可以对生命做出美丽的反应,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要倾听内心重不同的声音,及内心所反应出来的需求,这有利于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美与力量,不仅使我们内心的创伤痊愈,而且还能使我们人际关系中的创伤痊愈。
前言阿伦·甘地很好的给我们列出了生活中遇到的暴力,身体暴力即某个行为涉及到使用武力,而造成精神伤害的称之为隐蔽暴力。不是只有打人、鞭挞、杀人以及战争才算是暴力,大多数这些暴力与我们都很遥远,但是隐蔽的暴力就没有那么明显而却很容易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却很少有人可以发现并且意识到这也是一种暴力。非暴力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来主导生活而不是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他说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而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
下面就开始翻开非暴力沟通的神秘篇章。
第一 让爱融入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让爱自然流露出来。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有意识的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即可以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走尊重与倾听他人,可以聆听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还可以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请求。非暴力沟通不只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更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融洽的环境。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过程,要有意识的记住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第一,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记住不判断或者评估接着是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何,想清楚是哪些需要(或者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非暴力沟通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沟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际关系,还有人借助它改进工作。
就我自己,写一段文字的时候,是在24小时营业的肯德基里,本来想打算在家里写的的,但是我朋友来家里借宿,一来到我家里就开始跟男朋友视屏聊天,使得我无法静下心来写东西,心里很是郁闷,但是相对于郁闷,我更加倾向于我的需求是安静,出于面子,又不好意思打断朋友的聊天,只能另外想办法去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我就一个人出门寻找一处安静的净土,静下心思来写感悟。要是以前我自己肯定是会一直郁闷到朋友视屏完,但是现在开始慢慢明白感受自己的需求,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只会跟自己或者他人生气,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现在我心情很好的在码字。
第二章 是什么蒙蔽了爱?
异化的沟通方式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但是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道德评判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回避责任,在日常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但是有时也试图去回避责任,强人所难也会造成我们心灵的隔阂。
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
观察为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其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发生的事情,并且清楚的描述出来,不要急于做出评论,当做出评论的时候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非暴力沟通主导我们在特定的时间和情镜中进行观察,并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清楚的表达出来并且不带评论,会让人更容易接受,并不产生逆反心理。体会下面一个例子:
观察和评论被混为一谈 米奇还钱大手大脚
区分观察和评论 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
以观察的姿态太描述事情,语言上看起来更加的温暖,容易让人去接受。
第四章 体会和表达感受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体会感受并把我们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感受为非暴力沟通的第二大要素。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差不多忘记了感受是什么了,有什么事情都习惯性的闷在心里藏着,说出来还怕打扰到大家,久而久之就忘记了感受了,当某一天有人突然问你:你这样子感觉到累吗?会不会有一种特别感动的甚至是激动到想流泪去。非暴力沟通主导我们去表达内心的感受,其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使用具体的语言,更加有利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来,使沟通更加沟通的顺畅。
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常常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认为是自己犯了错误,这很容易使我们感到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但是这样很容易引发争吵,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会使我们的交谈更加的缓和,更好表达出来,更加有利于友谊的发展。
在以上的四种选择,我们更加倡导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并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做出批评时其实也间接的表达出了自己还有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但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也倾向于忽略个人需要,感觉我们就活得很机械化。在这里想重点的说一下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总是会认为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这个义务会使得我们的生活过得很沉重,总会有一种错觉自己的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也不好。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意识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了。在拒绝他人的要求时我们的态度也会变得生硬,回过头来也会责备自己的,走进死循环,有种无法自拔的感觉。这个阶段过得是相当的痛苦,但是我们要经历过,才懂得,如何才能做生活的主人。
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意识到,我们是要为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是无法为他人负责任,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知道,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第六章 请求帮助
请求帮助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第一,我们要提出具体的请求,越具体越好,明确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了。
第二,明确谈话的目的。这就需要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好,表达越清楚越好。
第三,请求反馈,及时的去确定对方是否一级明白你是否讲清楚,及时的要反馈信息,就可以对此做出相应的补充。
第四,在确定他人听明白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他人的反应是怎样的的。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在平时的表达中我们需要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别人才能更好的的理解感受你的的需求,才会给你更好的反馈,达到自己的需求。学会提出请求很重要。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在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放下已经有的想法和观点及判断,全身心的去倾听他人。
在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时,我们需要充分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在听了对方的描述之后,我们可以主动的表达我们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表达创造条件。
在我们痛苦的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声地提出请求,或者换一个环境。
第八章倾听的力量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认真地倾听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倾听对方的需求体会对方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倾诉的人心灵得到慰藉。在某些时候适当的示弱更能体会他人的需求与感受,更加有利于沟通交流。在危机时刻还保持着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可以避免更多的伤害。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能让我们的聊天更加生动有趣。倾听可以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第九章 爱自己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自己给自己一些负面的评价方式,那么这个时候如何爱上自己呢?我们需要转变一下对自己的评价方式,自我的评价方式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
在我们的表现不完美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在对自我评价中有羞愧感时,我们要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让这个不完美来引导我们成长。在自责的时候我们要想到自身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得到怎样的满足,感受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是回避责备自己,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痛苦,应该从中的经历中学习成长,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是该考虑如何去满足它而不是苛责自己。要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且建设性的去满足它们,包容自己的不完美。不要去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
第十 充分表达愤怒
有情绪感到愤怒并不可怕也不可耻,要正视我们的负面情绪,通过深入挖掘了解这些负面情绪的来源,会更好的表达内心的渴望,更加有利于了解自己。
在自己感到愤怒的时候,通常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由于他人的什么什么原因,导致我如此生气,把原因归结给他人。而非暴力沟通上说,在实际情况中,我们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在专注于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到生气,有的是在想办法去留意自己内心的想法,并会想办法解决。专注于我们的需要,比评判他人是什么人,更有益于生活。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首先,在感到愤怒的时候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体会着愤怒,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求。
第十一章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在没有办法运用到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去表达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强制力去控制避免造成伤害。但是并不倡导使用带有惩罚性的强制力,惩罚会加强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而通常还要负起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的代价。
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看到这个章节的题目时,给了我眼前一亮,特别想知道如何获得生活的热情。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内心的需求和想法,突破自己想办法去满足解决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去行动去践行,害怕生活无趣吗。
十三章表达感激
在这一章节中教了我们一个让别人更加容易接受我们的感激之情的方式,表达感激的时候应该包含有一下三个部分,第一,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第二,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第三,我们的心情怎么样。那么在别人对你表达感激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到这里就把整本书的大致内容讲完了,其中目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体会内心的需求,并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去责备别人,讨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