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学习的内容:“五经”“六艺”五经就是《诗经》 《书经》、 《礼经》、 《乐经》跟《易经》这五本经典,《六艺》是六种生活技能,包括礼跟乐、射箭、驾马车,还有书写跟计算。学会这些才能安身立命。学习的方法:学思并用“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光学习不去思考,毫无效果。考完试就忘了,要不然就觉得说没有心得,你很难有什么特别的理解,要是光思考而不学习,那你所想的只有生活经验的范围,你没有系统的知识,那也没什么用,只会陷于迷惑。学习的目的:培养德行颜回最好学:不迁恕,不二过。都是与德行有关人是有情绪的,有时候高兴、有时候难过,这是因为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看到你的处境如何、心得如何,这种情绪是很自然的。儒家的思想,他不反对你有情绪,但是你要做情绪管理,提高你的情商,让自己在各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就没有问题了。《论语》的《学而第一》的第一章就出现了很多,有关你如何自己要求自己学习,它的内容、方法跟目的如何,,一定要先掌握住。交朋友的时候可以让你带来快乐,因为大家志同道合。同时在社会上跟别人来往,如果暂时别人不了解你,受委屈’了。因为社会.上往往是需要各种表现,别人才会欣赏你。儒家所说的君子往往是先自我要求,他不急着表现,他认为说我如果有能力的话呢,时机到了,别人自然会欣赏我的才华,给我机会。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这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重点在“仁”,首次出现。孔子思想核心:承礼仪,启仁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当外界的礼乐不再能够成为行为规范的时候不再能够分辨善恶是非让你照着去做的时候,你只有设法由真诚引发内在的力量。孔子说,巧言令色很少有真诚的心意,他说很少有,不是完全没有。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设法提醒自己不妨巧言令色,但是一定要有真诚的心意。表达我对别人的尊重,如果你到任何地方都板着脸,说话都是有一句没一句的那别人看到你也就觉得很严肃保持距离。孔子不停的教人择善,人生变化无常,总会有很多选择,我们选什么,当然是择善了但总会有错误,之前错了,那么之后的选择应凝补回来。人生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每一次都选对的话,人生越来越充实圆满你如果选错的话恐怕就要用以后的正确选择来弥补前面做错的事情。在今天这个社会上,巧言令色有时候表示对别人的尊重,羞耻心怎么来的,把个人跟团体比较如果你达不到团体的标准就觉得很丢脸很可耻。儒家思想希望你能够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绝不能低于社会的要求标准你只有比它更高而比它更高的话,能够带来内在的快乐。否则的话,你光说你不能够没有羞耻心,但你有羞耻心之后,别人不称赞你也没什么乐趣。
(四)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三次这样省察自己,为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来往没有信守承诺吗?传授学生道理,又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三”在古代代表多数,此处的“习”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第一段是为人谋,代表替别人做事。譬如我做官,上面有领导;我做事,上面有老板。那么我就要可自己有没有尽心尽力?忠”这个字代表尽心尽力,我们称为尽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第二个,是跟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用呢?在儒家里面很强调守信,比如我今天跟你约一件事,将来时间到的时候我就要做到。但是由于从现在答应你到将来实现诺言的时候有一个时间上的落差这中间可能发生任何事。发生一件事情之后,我以前答应你的事情隔了这段时间去实现的时候不见得恰当。正常情况,说话应该算话,但是环境变了之后,是否是真正的诚信?第三个,传不习乎。曾参后来是有名的老师教出很多弟子,有些成就的,所以他的传不习乎是说我当老师我教给学生的,自己有没有去实践呢?人活在世界上很容易主观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对的而没有注意到跟别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别人的立场或是别人的肯定。儒家思想的特色就在于说我一个个人不能离开人群,在儒家里面没有关起门来的贤人。你要做贤人,你要做君子,就要打开门跟别人来往。在家里面,与父母兄弟姐妹;到外面,与朋友,与你工作的老板、同事们都要交往,与天下人都有来往的机会。孟子说过“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你做仟何事只要做不通都要先问问我自己有没有问题,而不是先问别人怎么搞得,别人怎么有什么故意阻拦或者其他的问题。当发现自己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再去找别人的问题。
(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一个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住不求安适办事勤快而说话谨慎,主动向志行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一个人多追求物质欲望就少了时间去学习了。做到三点孔子就认为你好学了,这显示的是一种特殊模式,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贤思齐。我们自己的毛病,因为自己太过于主观看不清楚,而看到别人有毛病的时候就念念不忘。儒家的“好学”含义非常丰富,它可以概括成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就是要自我要求。好学不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的,是为了让自己有所长进的,所以我们好学的目的是要改善自己,让自己生命趋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