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

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

当无权、无势、善良的人,受到伤害的时候,却还要站在所谓的道德至高点上,假惺惺的劝说无权、无势、善良的人,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大度。

释义:

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权力与道德评判间的扭曲关系,折射出社会结构性不公的缩影。当人们习惯性地在弱者身上放大瑕疵,在强者身上挖掘美德时,这种选择性的道德滤镜实则是权力崇拜的隐性表达——社会规则往往被强势群体重新定义,善良成为可量化的消耗品,而缺德却能因权势镀上金边。更荒诞的是,当压迫发生时,要求受害者“大度”的伪善劝诫,本质上是用道德绑架巩固既得利益者的特权,将结构性暴力转化为个体的精神内耗。

这种现象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复现:古代乡绅操纵礼教规训佃农,现代职场中上司的专横被美化为“魄力”,而员工的失误却被无限放大。这种双重标准背后,是人性中对权力本能的趋附,以及集体潜意识里对“强权即合理”的默许。正如《论语》中“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当道德天平因权势倾斜,社会便形成了无形的阶级围栏。要打破这种循环,或许需要重新审视权力与道德的关系,让评判标准回归人性本真,而非权力投射的虚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毛姆是一个太有趣的人.....他成熟于一个天才的时代。当给一个尖酸刻薄、虚荣浮夸的人配上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支流畅的...
    朱小野阅读 2,012评论 0 1
  • 1.随着年纪渐长,你会发现,要能勉强栖身于世,第一要务就是认清人性必然是自私的。你要求别人无私奉献,要求他们牺牲自...
    墨竹8866阅读 242评论 0 2
  • 人们感到有什么东西消失了,这个庞大的躯体已经空了,只剩下一副骷髅,灵魂已经离去,空留着它住过的地方,如此而已。 ...
    徐佳玺香阅读 853评论 0 1
  • 将爱情比作让世界转动的齿轮,金钱则是那轴上的润滑油。 成长小说。《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半自传体小说, 理想与现实,...
    刘晓_ccdf阅读 617评论 0 0
  • 《人性的枷锁》之一 昨日凌晨看完这本巨厚的书,很舍不得就这么看完了,热泪盈眶,因为文字就停留在这里,故事里的人不得...
    Nancyll阅读 7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