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六妹带了她儿子明明回娘家过年。
当年的小娃子,见一次长一节,如今十八岁的他站在我面前,我要抬头才能看过他的头顶。
外甥在长大,舅舅却在长老。岁月无情,转眼间,我们这辈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周围都是依靠自己的人。
看着眼前这娃,我心里感觉蛮苦。小小的,父母便在外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带着管着疼着。祖带孙的目的只是让年轻人好好干,把日子往好里过。不曾想日子刚有点起色,天就来了不测风云,娃的父亲在三十九岁那年突然出世了。黄梅未落青梅落,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明明十三四岁就没了爹,妈妈又要在外打工,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自律能力又差一点,假期里都是玩,学习也就不是很理想。六妹为此很是担心,此番回娘家过年,其中的用意之一,也是希望我们做舅舅的开导教育一番外甥。
但是见到明明,我却不想说什么了。大过年的,教导的语气说多了,与喜庆气氛不对,外甥也会因此少了自信多了自卑。要是下次索性躲着我,不愿来广西了,那我不是讨嫌么。
我对六妹说,你平时还是多跟他说说娘家和婆家以前怎么个苦法,怎么挺过来的吧,多说说当下的一些人随时可能失去依靠的例子吧。现实中太多靠山山崩,靠地地裂,靠人人倒的例子了,连观音菩萨都给自己烧香,俯首跪拜自己。人问为什么,观音菩萨说:求人不如求己。这些道理和例子说多了,相信外甥就会知道作为一个男人,该怎样谋划和思量他的人生了。
这样有利于他逐渐成长。我真的不希望他是一夜之间长大那种,那样的现在太残酷。人要经历很多悲哀的事,才会出现一夜之间长大。
一个人到了十八岁,再怎么样,也长了脑,会想些以后啊、人生啊、理想啊、爱好啊、爱情啊、事业啊之类的东西。
那么跟他说多了过往和从前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祖辈父辈的艰难,就会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乃至振兴家声的事情。从而也就渐渐走入人生的三重境界:受得了委屈,担得起责任,完成得了使命。
如果不说过去,就不会知道现在,就更别说展望未来。知道了家族、家庭和家人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就会想到自己眼前的困苦,与父辈祖辈所受的苦比起来,那是不值一提,由此可以提高他承受委屈和困难的能力。等他受得了委屈了,就会安心学到本领本事,有了本事自然进入担得起责任的阶段。人有了责任感,又能负得起责任,久而久之,就会找到这辈子来到世上,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大过年的,我不愿多言。我主张该玩则玩,该学则学,劳逸结合。过年就是放松身心,开心地玩。多嘴多舌,好为人师,没有必要。言传身教的事,一般是父母对子女而言。对于外甥,我见一次是一次,受到一点点熏陶,也算不错了。
农村有句话,响鼓不需用力捶。有几个好男儿,是靠打骂出来的?大抵是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熏陶浸染。不然,孟母为什么要三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