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老子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去作为那些所谓的美事,那么美事本身就会变得不美了;如果天下之人都知道去作为那些所谓的善事、好事,那么善事、好事就可能会变得不善、不好了。有与无的互相转化生发,难与易的彼此促成发展、长和短的相形相现,高和下的相互平衡,音和声的相互应和,先与后的相互随依,这些都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客观存在,且恒久不变。因此,圣人(从这些可观察到的客观现象中体悟到大道运行的规律,不刻意凸显事物两面性中的一端,而是用“无为”的心态去做事,施行低调、不彰显事物某一端的方式去影响事物。(那么圣人是如何“无为”“不言”的呢?)在万物孕育初起之时,圣人会去引导万物的生发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去操控它们;当万物运化成长时,圣人会去促成万物的生长,不会因此觉得自己有功而自负矜夸;当万物(因圣人而)成就各自的功业时,圣人会将成就功业的这份功劳推让,并不觉得这是圣人的功绩。(因为圣人都只是在在“无为”,不以个人好恶倡导新的事物、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以个人好恶驾驭规划事物、不把事物的成功归为自己的功劳,总是在随顺无为。)就是因为圣人对这些功德不自居其功、无利己私心,所以万物去成就各自的成就和功德时,始终需要圣人的存在和引导,难以离开圣人而自成其功。由此,圣人的功德也就通过成就万物的功德而不会离圣人而去。


“美”、“善”难测

我们在《老子》第一章收获了不少概念(道、名、无、有、恒、观、妙、徼、玄)。这些概念构建了一个抽象的模型,用来描述混沌无序但处于平衡中的状态:因为混沌,所有无名;因为有序,所以有名。因为混沌不可测,所以无为以因应。那么随着这些概念的提出,老子从第二章开始,就以天道因应人道(或者说君道),来对上位者(管理者)进行应用性解释。

在开始歪解本章内容之前,我们在这里插一个点,就是老子的言说对象是谁?假设我们确认老子是周代的守藏史(即司马迁认为的国家图书馆馆长),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老子的服务对象绝对不是人民大众,而是当时的周天子。从古代的官职分工看,史官除了记录君主的言行和历史事件之外,更多的是对君主的决策提供“案例分析”。没错,早在哈佛商学院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通过分析案例,或是占卜的预兆进行决策。而这些根基,都是对天道下应在人道的种种解释。而老子作为图书馆长(理论上而言,是最接近各种前人言行的人),应该也是对君主的决策起到咨询、顾问的作用。那么,全本《老子》的阅读视角,必定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处于管理地位的、有资源调动能力,且担负组织使命的人。我们在接下去的解释过程中,会一直紧扣这个出发点,将各位读者当作已经是处于“守成”阶段的“上位者”。那么有人问,我还是个打工者,读《老子》岂不是浪费时间?错错错,因为你本人就是你管理的对象,你的言行举止就是你的资本,你的信用和人品不就是你最大的资源吗?只是我们习惯了被管理,而忘了如果主动去管理自己。Ok,反正大家记住,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看待同一件事物,视角和出发点是不同的。这不是偏见或是歧视,而是客观存在。连孔子也不得不感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估计这是孔老夫子在尝试着解释人道受挫之后发出的由衷感叹吧。

言归正传,我们开始歪解《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的经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大意为: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去作为那些所谓的美事,那么美事本身就会变得不美了;如果天下之人都知道去作为那些所谓的善事、好事,那么善事、好事就可能会变得不善、不好了。

这句话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最常见的解释是:如果天下人知道什么是美的,那么丑就出现了;如果知道什么是善的,那么不善就显现了。读起来没有毛病,跟下文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等配合。可问题是,为什么知道美的,善的就出现了?或者说,美的出现之后,不美的、丑的就自动出现了?还是说因为有丑的存在,所以才有了美?因为有恶的存在,才有了善呢?我感觉这么解释也对,但我们上面说了,这个普通人都能观察到的现象,老子为啥费那么多口舌去跟他的学生(君王、天子)讲呢?

我们从第二章的全文结构看,老子在第二章中提出“无为之事、不言之教”,都是用来强调君王应该遵循的符合道运行规律的法则。那么,我们要去问了,当万物初始之时,“美”和“不善”是如何产生的?有人说,这不是明摆着么,难道人还分不清“美”和“丑”吗?还真说对了,人因为所处的环境以及接受信息渠道的有限性,对于判断标准还真不是客观的。假设这些标准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想,唐代的“以肥为美”也不至于让大家当作减肥失败的借口吧?而我们用生男孩作为传宗接代的传统,也在当下产生了岌岌可危的境地?再说的直白点,臭豆腐的臭,到底是闻着臭、吃着香,还是对于某些人连闻的勇气都没有,直接一次性pass掉呢?显然,我们对于“美”“丑”的概念和判断,也并不是天生的。正如王阳明说的,一开始,应该是“无善无恶”,之后是“有善有恶”,然后尝试着去引导“知善知恶”,最佳的行动方案就是“为善去恶”。

老子在这里强调的,应该是管理者作为整个机构的负责人,对整个组织的价值观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果管理者觉得某件事情是好的,那么这个组织往往以此作为标准执行贯彻下去。如果管理者能力强、判断准,或许这个标准的执行在某一时间段(这个限定很重要)是有价值的。但我们不得不问,现实中有多少情况是,管理者处于善意倡导某一行为或是标准,而在众人往下执行中,却走了样了。当人人都在谈论这个“善意的行为”时,有多少人真正地透过这个行为去思考管理者践行这个“善意的行为”的初衷是什么呢?企业管理有众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从一开始戴明的科学管理,到后来的精益管理、KPI、Kanban等等越做越细的项目管理和流程,到当下流行的OKR管理法,这些方法和理论的提出,我相信初衷都是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但在执行中,真正掌握和落实的,或许只是整个组织中的某一极小部分的人。而当人人都在像专家一样熟练运用这些概念时,往往意味着这个概念已经不管用了……天下皆知“OKR”的妙用时,OKR也就失去了它的妙用(因为很多不懂装懂的人会比哪些真正懂的人更懂OKR)。营销界似乎也是这样的一个现象:从领先的刘海屏到超越领先的全面屏,然后满大街都是全面屏时,全面屏也就不是全面屏了,而是“标配屏”。这些一开始都是“善”和“领先”、“创新”的事物,随着普及和推广,却逐渐变为普通的事物,这不就是说“美、恶难测”吗?这又回到了我们之前说过的“系统性混沌”状态的测不准原理了!

正式基于这种一出来就流行、一流行就混乱、一混乱就往反方向发展的测不准原理的存在,老子提出了“美与恶”、“善与不善”的矛盾之间的发生相成关系。请注意,这两对概念跟下面的几组概念,都是在“有”的层面下发生的。而老子提出的“无为之事”则是在“无”的层面进行干预和引导。那么,在“有”的层面,老子都举了哪些例子来论证他的“无为”观点的有利性呢?

有无相生、阴阳互长

我们解读了老子对于天下皆知美、善可能产生的反作用(老子的道有个显性特征,就是它的反向运动)。所以我们在处理各种管理问题时,除了看到我们预想的结果之外,还需要提前预备由此可能产生的逆向作用。为了进一步解释事物内含的阴阳互长的性质,老子接着列举了常见的六对相生相长的现象: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有与无的互相转化生发,难与易的彼此促成发展、长和短的相形相现,高和下的相互平衡,音和声的相互应和,先与后的相互随依,这些都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客观存在,且恒久不变。)

有无相生,强调的是相互之间孕育的过程:“无”中育有“有”,“有”将转化“无”,“无”再以另外一种“有”续存之前的“有”“无”,这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过程。仅仅强调“有”和“无”都是不客观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在后面的众多章节中都在强调这对关系。

难易相成,这是互相成就、衬托的。承接上面的“有无相生”,老子接着列举我们常见的“难”和“易”这对概念,认为它们是互相成就和依存的:“难”是因为“易”的可能性,而“易”是为了“难”的提前准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在事物还处于“易”和“细”的阶段,我们就该考虑它发展到“难”和“大”的时候的状态。所以,如果我们能把握住事物的“易”,自然能推到出事物可能的“难”,反之亦然。

长短相形,也有写作“长短相较”,大意差不多,都是指“长”、“短”这对概念,是因为有了形容和比较才产生的结果。这对概念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当然物理上的就更加好理解。

高下相盈,也有写作“高下相倾”(因为避讳汉惠帝刘盈的名字),大意是高和下是相互印衬的结果。当然,这六对概念还有另外一种歪解,咱稍后再看。

音声相和,和声是由单个发出的音来体现的。

先后相随,“先”是因为有“后”的概念紧随着,而“后”有“更后”的概念衬托它的“先”。

恒也,跟前面第一章里面提到的“恒”意思相同,是混沌运动状态下的常见状态。

上面的解释,都是为了照顾大家看的通行本句读方法来歪解。咱们做个更大胆的句读,来看看有什么效果: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我们仅仅将顿号改为逗号,这六对概念瞬间就从两两并列关系,变为因果关系:有是从无里面生出来的;难是因为简单的事物处理完成的结果;长是因为把短的事物接续连接的结果;高是因为不断地将处于底端的事物积累填充(充盈)的结果;音是因为有众多的声和在一起的结果;先是因为后面紧跟着(“随”)事物产生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大胆地假设,老子这段文字的概念是,我们往往只看重“有”、“难”、“长”、“高”、“音”和“先”这些结果,而忽略“无”、“易”、“短”、“下”、“声”和“后”这些原因,这是有违道的行为。咱们把这六对概念分开之后,会发现那些原因是老子不停在重复和强调的:无为、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后身……这才是老子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欲为大,先图易;欲为强,先示弱;欲为富,先算穷……剩下的,就是不停地通过调整“无为”的状态来顺其自然地发生。

那么问题来了,那不成我想成为富一代,就先从穷人做起吗?问这个问题的人首先自己就有问题:如果你已经是富一代了,还是穷人吗?如果你当下是穷的状态,那么就应该考虑如何利用当下的“穷”去创“富”,而不是忽略“穷”然后去YY“富”。具体如何做呢?老子描述了一种状态……“居无为,行不言”。

无为不言

我们今天接着分析老子承接着六对(实际应该为八对)概念,引出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两个概念: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因此,圣人以“无为”的心态去做事,施行低调、不彰显的方式去影响事物。)

终于我们等到了《老子道德经》,或是道家最长被人念叨的一个概念:无为!首先,在当下的语境下去理解“无为”,往往给人感觉是“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的意思。实际上,如果理解了上文中老子强调的“有无相生”、“阴阳相长“,矛盾之间互相依存且彼此不能独立存在的现象,我们不能发现,老子希望能够以积极地“和稀泥”的方式去处理事物,即在混沌无序中,尽可能去保持事物阴阳的平衡性,从而以最小阻力去成就万物。“无为之事”就可以理解为不去做打破无序而平衡状态的事情;不去做打破混沌无序但平衡的事情。

另外一个角度,我们去看,“无为”的对象是谁?是对万物无为吗?显然不是!我们引用《管子》中的概念,无为的对象应该是君王自己,而君王的无为对象,则是自己的主观私心:“无为而治”的对象,就是君王的“窍”,《管子》就提到“无为而治窍”(管理者/上位者要关注自己的无事生非的好奇心,能够安守平和安静的状态,不要没事有事搞点满足自己私心的花样来)。

那么什么是“不言之教”呢?首先我们想想看,为什么能“不言”呢?因为事物已经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自发自动的发生了。为什么会自发自动呢?底下的执行层面根据业务第一线,已经就事论事地不自觉地去找解决方案,而这解决方案已经被事实验证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案,也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Ok,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顺势引导,无须过度强调为什么(因为已经实践并形成一定的经验了)。这些政令教条都是自发形成,而不是圣人因个人喜恶创造出来牟利的,所以大家也能无条件去接受,甚至主动去欢迎这些政令教条。

“无为而治”就是今天的重点:“居无为,处不言”,从而达到“作万物而弗始,为万物而弗恃,成功万物而弗居”。我们接着分解“无为而治”的外显特征。

无为的特征

我们提出老子的“无为”,是指混沌无序但是平衡的状态。这个状态,很像老外看国内十字路口的交通情况:人人都知道交规,但是行人机动车各行其道,彼此混杂在一起,但是竟然交通事故远远少于外国人的预期。混论,但是平衡。

既然无为不言可以顺承道的运行规律,那么,应用无为不言的特征,或是这个过程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子做了总结和介绍: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在万物孕育初起之时,圣人会去引导万物的生发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喜好去操控它们;当万物运化成长时,圣人会去促成万物的生长,不会因此觉得自己有功而自负矜夸;当万物(因圣人而)成就各自的功业时,圣人会将成就功业的这份功劳推让,并不觉得这是圣人的功绩。

上面这段文字中,圣人通过“无为”,最终是要能够成就万物,根据万物生发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无为”形式去成就功业(是成就万物的功业,而不是圣人的功业)。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理解为:

(圣人)作万物而弗始,(圣人)为万物而弗恃,(圣人)成(万物之)功而弗居。无论是“作”、“为”还是“成”,都是圣人的“有为”,而“有为”的目的是成就万物,而不是成就圣人自己。从而,我们推导出“无为”的一个特征,就是“舍己从人”、“无我利他”。只有完全地将圣人自身的目的和私心摒弃掉,完全地顺应万物发生发展的目的和要求去成就万事万物,最终的效果,就是“不去”,即“神一般的存在”。

我们从这短文字也能看出,老子提倡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无为无不为”:对因自己主观的、带有个人私心欲念的念头和想法,不能可以去“为”;对能成就他人的行为,则要无所不为。有一句心灵鸡汤,叫做“帮助他人,成就自己”,这个叫做有为的利他(通过帮助他人,其目的是成就自己)。反过来,变为“成就他人,帮助自己”则更切近“无为无不为”的概念。圣人应该就是通过修行自己、成就他人,让自己不断地提升,最后反过头来,由于圣人是“无害利他”的,因此能始终处于对他人“有利”的地位,最终成就了他人对圣人的依赖和信任,是以“不去”。

存在便是最大的认可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圣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永远存留。

老子在第二章,通过开头引入八对相生相长的矛盾,引入阴阳互长,不能偏废偏举,从而提出“无为”“不言”的指导意见。再通过描述“无为”、“不言”的表现特征,提出他对于圣人实行“无为”之后的结果:即通过圣人无我利他的行为,使得人们信任圣人,从而听从他的教化而成全各自的功业。那么,通过拥戴和接纳圣人,依循圣人的教化就能成就自己的功业,使得圣人在人们成功过程中变为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自然难以抛开圣人而成就功业。所以老子在第二章提出了圣人不居功,不以自身的私心先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而是先把别人、万物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而去成全他们,从而成全自己的功绩。“行善的机会就是对善者最大的奖励”,说的就是圣人执“无为”而行“不言”之教的最好总结!

这句话历来都是站在圣人的角度去分析,说因为圣人成全功绩而不自居,因此这些功绩就难以被人夺去。可问题是,假设圣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大家好,那么这些功绩对圣人而言,难道还有意义?同时,这样的解读搞得好像圣人就是个阴谋家:为了防止自己的功绩被人夺去,所以一开始我就不居功,然后保留我的功绩。其实我觉得这样是不正确的解读。我的歪解是,这个“不去”的对象应该是圣人本身,而不是圣人的功德功绩。人们对管理者/上位者/圣人的最大认可,就是对他们的拥戴和信任。只要是真心诚意地相信某位圣人是为了大家好,那么这个圣人的教令教化就变得自然而然了。因此,老子应该是想说明:人们让圣人成为圣人,让圣人能按照道去做他相信的事情而不去质疑圣人的做法,使圣人成为圣人,便是对圣人的最大认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字,静 两个字,安静 三个字,静下来 现在的自己不需要别的思考,就是静下来思考。所谓的迷茫,或是错乱,或是心...
    时刻搬砖阅读 611评论 0 1
  • 换个角度思考,换个方式努力,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才能找到自身优势! 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的,可长大后都成了山寨货。 河...
    若灬秋阅读 7,584评论 0 0
  • 《20天的旅行,用10万字做个交代》 一、说走就走 事情要从3年前说起。 2013年,我和darling结婚这年,...
    妙趣横生的时光阅读 547评论 0 50
  • 有时候最好的方式也许是不以为然吧。
    鲁迪恩阅读 150评论 0 1
  • 昨天,看了李咏的关于离开人世的的信息,朋友圈都在哀悼。而我,脑海却只闪过八个字:生亦何欢,死亦何哀! 人生,有的时...
    垂死的鱼阅读 1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