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工作,每天都要通过邮件或者电话跟中国各个地方乃至日本美洲欧洲东南亚的人联系。
今天,有一个汕头的客户打电话过来。我只听懂了第一句“是不是某某某(我的名字)”,后面的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该客户提前发过邮件,所以我大概猜了猜跟她说我邮件回你了,然后想要具体回答她的问题。没想到她听到我说回邮件给她了就立马挂掉了。
当时,我真的就是一脸懵逼。
因为大脑根本无法转换她的语言。
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用的方言,按理说给外地的人打电话应该会用普通话。也许,他们说普通话就是这样。就像香港演员在综艺上的讲话。
我是学日语的,当听到日本人说话时,会尽力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心理也会暗示他是个外国人,语言跟我不一样,听不懂很正常,询问他也很正常。但当听到同样是中国人而口音又比较多样的同胞讲普通话时,却因为是“中国话”而无法理直气壮地反问“你到底在说什么,我听不懂”。这个“听不懂”就好像在表示,自己理解能力工作能力太差一样。
我只会英语和日语。假设对方哇啦哇啦地说泰语阿拉伯语,估计我也是要疯了。一个字都不知道在讲什么的话,真的就是听天书啊。
由此,我再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家各种各样的语言就是最易辨识的特点。
大学期间去深圳的时候,从开往小梅沙的公交上下来,一群卖泳衣游泳圈的人围上来对着我男朋友说“靓仔靓仔,要不要买泳衣啦”。这句“靓仔”,我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以前只在香港电影里听到过的词。这也是广东人的一个特色吧。另外,当时正好是荔枝的季节,我们后来在机场时,听到一位“靓仔”在喊“里脊要不要”。我纳闷机场还卖炸里脊?走近一看,原来是荔枝啊。不过,深圳的荔枝,真的很甜很水嫩。以至于回到杭州后觉得再贵的也不好吃。
不知道他们那边每天支付宝付款的时候是不是“ji hu宝扫一扫啦”?
想到这里感觉非常搞笑。我家乡靠近北方,方言基本别人能听懂。但老一辈的人也有很重的土音,个别词汇我到现在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比如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的“骆驼”其实是“乐土”。现在,我们年轻一代也基本不会再用这些“奇怪”的口音了,但是很喜欢拿此作为一个老乡之间才会懂的梗。也许,到了我们的下一代会更透明吧。
这样想着,多种多样、各有千秋真是件好事情。
承载不同历史文化的每一个地域山川,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与个性,这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不仅是语言,还有饮食、思想等,就连走路方式都不一样。我好想明天就开始全中国之旅,好逐个见识一下每一片土地,听听每一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