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这个社会,很多人对于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的那份“热爱”,真的是够“赤裸裸”的。
前段时间,和朋友出去散步,两人聊的正嗨,就见一中年妇女直直的向我俩走过来,她穿着看起来比较邋遢,头发也看来很久没洗过了,驼着腰,两只攥着几张5毛一块的手,在我们面前上下摆动着。我看了一下,虽穿的很脏,但有手有脚,年龄大约也就40多岁,实在想不出在这个只要你付出了,就不会被饿死的时代里,我有什么理由去施舍她。她也不说话,只是两只手上下摆着。。。我想着,这是不是个聋哑人啊?我朋友出于礼貌,对她说:不好意思,我出门的时候,没带零钱。她征了一下,随即竟说:没事,我给你找。我很诧异也很生气,我诧异于现在的乞讨者竟然能够如此理直气壮的冲别人直接要,我生气于原本就没有理由行乞的这个人,居然让人感觉是我俩欠她钱似的!我说:如果我俩没带钱,就带了卡,你是不是还要拿出POS机?如果我俩连卡都没带,你是不是还要我俩扫二维码?如果我俩啥都没带?你是不是要让我俩捐献器官啊?她又呆呆的看了我几秒钟,转身直直的向一对情侣的方向走去了。
朋友跟我说,他曾经碰到过更加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说是有一年上山去拜佛,门口躺着一个中年男子,很是凄惨:他上身赤裸着,没有双腿,身下是一个做的木质的平板车,手上套着两个木块,用其向前挪动。你想,在那样的氛围下,每个人都被自己的佛教信仰熏陶着,自然无法置之不理。可后来,当他累了,找了一个凉亭休息的时候,这个中年男子,往他的方向挪了过来,他出于同情,连忙坐到一边,好让人家在树荫底下休息一会,可这位中年男子,却挪向另外一边较隐蔽却阳光直射的地方,他很好奇,便一直盯着看:只见那男子从一个包中拿出矿泉水,又拿出毛巾,将自己的脸和上身擦拭了一下,然后。。。他竟站了起来,换了条裤子,穿上衣服,背着包,瞥了他一眼,径直向远处走去。
他说,从那以后,我便再也不相信这些了,我觉得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感觉像是不小心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
我同意他以后对此“漠视”的态度,但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这番说法。
很多人跟我说:我知道他们是骗人的,但是,他骗我,尤其是利用我们的善心行骗,是他造孽,我出于善心救济他,我是在积德。
人就是这样,在面对自己处于劣势或者吃了哑巴亏时,总会找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理由,来自我安慰,来调试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但你曾想过没有,面对这样的“赤裸裸”的欺骗。你这样的行径是更加加剧了这样的行为模式。由此而衍生出的悲剧,我们也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我们身边那些残疾的儿童,比如那些抱着婴儿的“母亲”,比如追着我们非要让我们买玫瑰的小孩儿,他们生来便是如此凄苦么?他们真的是先天残疾或意外所致么?他们是自愿在你面前行乞求救的么?笔者认为,这实在有待商榷。人们都不傻,假行乞的那帮人,假的次数多了,自然这个“行当”也就不“吃香”了。好,你们拆穿了假行乞者的“面具”是吧?那就给你来真的,你想要什么样的凄惨,就有什么样子的凄惨。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致使那些悲剧发生的因素,就是我们的同情和盲目的施舍。有人在利用我们的善心去制造更多的悲剧。从这方面看,我们的行善,有时是有风险的,其在于它所助长的这股歪风邪气。
我们从来都是以为自己帮助了一个几近无法生活的人,并且会为自己的行为点赞,可是,我们从未想过,这样的帮助,是不是能够真的解决问题,总之,只是觉得我施以援手了便是。这便形成了一个恶性的死循环。真正得利的,恰恰是那些制造悲剧的恶魔(说“人”已经是不太贴切了)。
再有,笔者有一好友,家里世代信奉佛教,所以,他对于佛的虔诚,自是不必多说,有次他去寺庙添香火钱,刚一进门,那里的僧人便要求他添香火钱,说什么这样会得到佛祖保佑云云,他说,本身我便是要去做这个事的,而自他这样一说,我便不愿了,总觉得自己不这样做是亏欠了佛祖一样。。。虽然最后也还是添了香火钱,但心里却是很不舒服,总觉得有个死结似的。
其实,这样的心理是可以揣摩的,譬如你想着今天将堆攒下来的衣服洗洗吧,正要准备洗,你的家人却又催促着你赶紧洗,于是,你心里便有些不快了,因为出于自愿或是被迫,对于当事者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心理状态,自愿更多的是带来欣喜,而被迫,往往带来的是反抗。
后来,他便又听说寺院被承包的事儿了,在我面前唏嘘慨叹了好一阵儿。
虽说我不是虔诚的佛教者,但我认为,寺院、佛像它一方面承载着当地的习俗文化,一方面,对于老百姓(尤其是年岁较长的)来说,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有些类似于其亲人的坟茔——倘若过得不好,便可以再次吐吐心中的苦水,缓解一下内心的压抑;倘若过得安好,便可祈求过得更好;况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事是无法诉说于身边亲近的人的,而佛像和坟茔便有了这样一个作用。我们跪于坟前,会烧纸,一样的,我们祈愿于佛祖,会添香火钱。而今,你却知道了,我们所用于祈愿的香火钱,却让别人中饱私囊。这又怎不让人唏嘘慨叹呢?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儿呢?笔者认为,是法规制度的不完善所造成的,加之特殊的文化背景和老百姓的特殊情感,所以导致很多怪现象发生,也就导致了有些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大众对于其特殊情感大做文章。打着“积德”的招牌,过得好不逍遥。所以,我们在心想着“积德”的同时,也应谨慎一些,尽可能的避免这份“积德”,到最后就“变了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