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分析需求
根据【搜索动机】和【搜索类型】可得到16格信息需求矩阵。
1.搜索动机
1.1偶然型:无指向的活动,目的是找乐子消磨时间,而不是完成任务。
1.2查找型:短期动机,检索简单问题,搜索词少,时间短。
1.3学习型:需求程度中等,收集信息,获得特定主题知识,查询量大,时间长。
1.4研究型:长期有计划进行,专家型时间很长,精力投入最大。
2.搜索类型
2.1 信息型:某题主相关的文本信息【绝大部分】
2.2 地理位置型
2.3 个人信息管理
2.4 事物处理型
二、再进行搜索设计
1. 搜索前与搜索中——输入
1.1 输入框设计——提示
1.2 范围搜索(必须具备)
1.3 默认搜索与高级搜索
1.4 联想词
1.5 纠错—直接接错与纠错提示
1.6 丢词查询/局部匹配
1.7 相关搜索
2. 搜索后——召回与排序
2.1 页面布局
2.2 空结果页面(必须具备)
2.3 分页(必须具备)
2.4 排序——可默认,可手动选择排序
2.5 筛选——进一步缩小搜索范围
2.6 阐明查询条目
“共找到政策/项目XXXXX条/个”
2.7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