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礼尚往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暑假姐姐在日本旅游,我想起儿子前几天叮嘱让我给他买双鞋子的事。就和儿子说,阿姨在日本,要不让她帮你看看鞋子?日本买,应该又便宜鞋子质量又好。儿子一听,连忙摇头:不要麻烦阿姨,不要麻烦阿姨。

第二天,我还是瞒着儿子,悄悄和姐姐联系了。姐姐很快就回复过来,抱怨我怎么这么晚才和她说买鞋的事,说昨天她们刚去逛过卖鞋的地方,外甥脚上的鞋就昨天买的,国内卖1000多,日本只一半,才500元!看了信息,我很懊恼,后悔昨天没联系姐姐。我把这事告诉了儿子,没想到小伙子居然一点也不遗憾(其实,小伙子平时对自己可节约着呢!难道这个经济账他不会算?)儿子的理由是: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可我想,那是我亲姐,我们姐妹的关系可好着呢!怎么能说是麻烦呢?还说是别人!

第二天姐姐她们行程安排去了另外地方,日本买鞋就此泡汤。

10月初儿子姑姑要去澳洲探望那边读书的表弟,我又再一次征求儿子意见:要不让姑姑在澳大利亚帮你看看鞋子?可儿子一样也不想麻烦。

后来了解到,在儿子的概念里,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是外人,能不麻烦就都不要麻烦。我不禁暗笑:从小到大,你麻烦我们的事可不少啊!对“麻烦”两字,小伙子是一知半解呢。

但儿子心地善良这点,我是有把握的。

我问儿子,你不喜欢麻烦别人,那如果别人拜托你帮忙办事,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儿子说,那不是,我可以帮助别人,只是不喜欢自己给别人添麻烦。还好还好,小伙子总算不是无情无义的人!

但是,儿子这个想法对吗?

我不禁想起婆婆有位忘年交,对婆婆非常好,每年在婆婆身上花好多钱,远比我这个做儿媳妇的好多了。婆婆一年四季的衣服,或者有个酒席什么的,一旦她知道了,很快一套新衣服就买好送过来了。吃的也一样,别人送给她的自己种的玉米、时令蔬菜、水果,或是她农村亲戚送过来的自己喂养的家禽,转眼间就到了我们家。有时,我们觉得过意不去,她们家有些小忙,公公婆婆能帮忙的就过去帮忙一下,但很快对方就烟酒或是滋补品就送过来了,一算费用,远远超过请一个工人的钱!

这位朋友对别人满腔付出,可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从不接受我们一点点回赠。甚至,有时她来我们家,刨一个水果给她,都会千推辞万拒绝,就更别提给她回礼了,那结果必然是十八里相送,依然回到我们家。

她这份情谊,让人觉得沉重,透不过气。我和婆婆开玩笑说,下次她再带东西来,你还是不要开门让她进来吧。

同样的,婆婆另外一位朋友,虽也客气,但双方交往却让人感觉轻松。每次婆婆去她家,她都会准备一大袋吃的让婆婆回家时带回来,她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给你,但也接受你给她。每次我们给她回礼,她也会大方收下。这样的交往,让人感觉舒服、自在,轻松。

礼尚往来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礼仪,中国人历来很讲究。婆婆的前一位友人,之所以交往起来让人觉着累,就是因为她一味付出,而永远不接受别人的回赠,这是一种不对等、不平衡关系,她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以为那样是一种客气,是一种好,实则不然。我们感恩接受别人的馈赠,但也希望能够通过回赠表达我们的情谊。好的友谊,是你来我往,有来有往。不然,受者心里永远有着一份沉重的人情债。

当我把这个道理讲给小伙子听了之后,儿子似有所悟,但愿他能真明白。

做人,是门很深的学问,活到老学到老。爱,是礼尚往来。我们受人馈赠,同样,也要给人表达爱心的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舍字,画了一间屋:亼像屋顶;屮像大柱、横梁;口像基石建筑。这可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宾馆、客舍,是宾客云集的地方。这...
    徐红钢阅读 4,344评论 0 4
  • 从小就喜欢绿色,深深浅浅的绿,都喜欢! 喜欢绿色其实是有原因的。 绿色是好吃的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村子里家家户户...
    常拓阅读 4,258评论 0 5
  • 两瓶红酒 两斤葡萄 两个孤独 一个整晚 一张沙发 一对男女 你讲了自己那么多的故事 我多想跟你说 我没有那么多故事...
    之蛇阅读 2,870评论 2 0
  • 秋草黄 秋水长 蒲公英 白月光 小风儿 咬一口 半弯月 逃慌慌 小精灵 夜鱼跃 日为羊 谁的远方
    梅子熟思侬阅读 1,768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