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以为发小是时光赠予的宝藏,那些一起爬树摸鱼的童年、分享心事的夜晚,总该抵得过岁月的打磨。可不知从何时起,聊天变成了“你最近过得挺好吧”的客套,关心里藏着“你是不是比我强”的试探。虚假的热情像一层薄纸,捅破时没有撕心裂肺,只有一种解脱的轻松。当我终于说出“没必要这样绕弯子”,才发现原来告别一段虚假的关系,从来都不可惜。
朋友的话也渐渐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一句“你这工作挺清闲”,藏着“是不是没什么压力”的打量;一句“孩子挺省心”,裹着“是不是比我家的强”的比较。刹那间我忽然想起一句话:“当自己是钉子时,看到的都是锤子。”或许不是世界充满算计,而是过去的我总在小心翼翼地揣测他人目光,把自己活成了敏感的“钉子”,才会觉得周围都是试探的“锤子”。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四十岁像一道分水岭,让我忽然有了接纳所有的勇气——接纳亲情的不圆满,接纳友情的会变质,更接纳过去那个胆小、懦弱、总怕得罪人的自己。我开始学着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清晨煮一碗喜欢的粥,傍晚去公园走一走,拒绝不想赴的约,说出藏在心里的话。
有人说四十岁是人生的中场,而我更愿意把它当作重新出发的起点。我想把自己“重养”一遍,给过去那个受了委屈只会忍、遇到困难就退缩的自己一个拥抱,认真对她说:“谢谢你,撑过了那些难捱的日子;对不起,让你受了那么多委屈;我爱你,从现在开始,我们好好过。”
往后的日子,不盼所有人都懂我,只愿自己能活得自在;不求所有关系都圆满,只愿每一份相处都真诚。四十岁,告别过去,拥抱自己,这便是最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