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以前对这句话很是抵触,因为听到这句话多半是从那些看上去有些优越感的人,评价那些父母不太优秀的孩子犯了错的时候说出来的,因此觉得这是一种歧视性的语言,而且事实上也是,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那些人多半的确是不无歧视和轻簚的。
但是,现在却觉得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因为无数的事例证明了它是正确无误的。
一个孩子长大以后的格局主要取决于父母的精神世界的宽广度,与物质的丰富没有太大的关系。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寄予了希望,都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孩子,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都是全心主意地为孩子“好“,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好孩子"。然而对这个“好”的认知,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一样的,其标准取决于父母本身的精神内涵。龙父母不会认为地洞好而教小龙打最好的地洞,同样老鼠父母也无法知晓龙宫好,让小老鼠不打地洞,而是为住进龙宫作准备。
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可能性是由其格局的大小决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只能在自己的格局范围内培养孩子。格局大的父母精神世界宽广博大,深知生命潜能无限,因而不会为孩子设限,他们更注重孩子的信心、勇敢、担当……这些能够帮助孩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品质培养,以帮助孩子尽可能地挖掘出生命的潜能,让孩子的生命更精彩,因而这些孩子目光远大,气度恢宏,志存高远。格局小的父母往往精神世界贫乏,生活在对生命的恐惧中,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总是担心孩子长大后是否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否多赚点钱,能否买得起房成得了家,孩子的人生目标无意中就被局限了。
每个孩子从骨子里都是爱自己的父母,期望成为父母的好孩子,自然会努力去实现父母的愿望,哪怕是再反叛的孩子都会,最终都会。有些孩子长大后,没有成为父母理想中的样子,是因为这些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原本就是格局不一样,孩子或者在父亲的格局中成长,或者在母亲的格局中成长,或者是父母虽谈不上有多大的格局,但他们没有能力影响孩子,孩子反而拥有了最大限度的自由,最终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没有格局就是最大的格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就是老鼠培养不出龙儿子。